狮子和山羊【教学目标】1、在语境中正确认读“狮、央、呆、恭、伐、徒”六个生字;结合字形和字义,重点识记“狮、恭、徒”的字形。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并积累“中央、对付、恭敬、信徒”等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狮子和山羊对话时的不同语气。3、能边读边思,提出问题,并联系课文内容或课外资料解决问题,感受山羊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课前预习】1、拼音节读准带点字的读音。沉着(zhuó)爪(zhǎo)牙藏(cáng)身诡(guǐ)计2、读词语,记记带点字的字形。恭敬、信徒3、正确朗读课文,把课文第5、第10节中老山羊说的两段话多读几遍。【说明】对于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教师应抓住时机培养他们最基本的预习习惯,为三年级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做准备。“识字”作为二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前读文时,借助文中的注音把字音读正确的习惯,尤其是读准多音字易错字的读音,并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记一记重点生字的字形,使他们逐步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提高识字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对文中一些重要的内容能加以重点关注课文中老山羊说的两段话对学生理解老山羊的沉着机智起着关键作用,而且句子比较长,句中提到了一连串的数字等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也很难一下子记清楚。因此,让学生在预习时多读几遍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但使学生在预习时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关注了老山羊说的话,也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引导学生理解文中人物作好了铺垫。【教学时间】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揭示课题1、拼读词语:shīzi,随机复习整体认读音节,识记“狮”。板书:狮子2、说话练习,说说狮子和山羊给人的印象板书:山羊3、补齐课题,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出示句子:天渐渐地黑了,一只迷路的老山羊跑到附近的一个山洞去藏身。(1)指名读,随机正音“藏身”(2)引读、了解故事的起因2、结合课文,说说老山羊遇到的危险(1)交流出示:她刚跑进山洞,就发现有一只狮子正坐在山洞中央。泛红:中央(2)借助简笔画理解“中央”,感知老山羊身陷险境3、了解故事的结局出示句子:这时候,老山羊快速地溜出山洞,逃出了狮子的爪牙。(1)正音:(词卡)爪牙zhǎo(2)板书:溜出逃出4、结合板书,提出问题(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山羊是怎样溜出山洞,逃出狮子的爪牙的呢?)5、小组形式读课文,渗透篇章意识。师:四人小组合作读,两个小朋友读1-6节,另两个读7-12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请你们这么读?【说明】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第1-6节写的是老山羊遇到危险,第一次沉着应对万兽之王狮子,使自己暂时脱离了危险。第7—12节写老山羊第二次沉着应对狮子和狮子带来的豺狗。因此,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着分这样的两个部分读课文,既使得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把握,又能引导他们发现故事人物上发生的变化,知道老山羊是两次面临了危险。这样做,旨在体现随文适度学习知识的理念,渗透篇章意识。针对二年级的低段特点这样的渗透,没有放给学生,而是在老师的指引下进行的。6、交流,分清两次遇险的经过板书:第一次第二次过渡: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老山羊第一次脱险的内容。三、学习1-6节,感受山羊的聪明机智(一)学习1—6节,了解老山羊沉着应对狮子的办法,感受老山羊冷静、机智。1、自读课文,了解老山羊沉着应对狮子的办法。板书:对付2、四人小组交流。先出示:老山羊大摇大摆地走到狮子面前。(大摇大摆泛红)再出示:第五节3、抓住理解“为何物”、“猜不透”的意思,读懂狮子的疑惑,指导朗读。板书:猜不透4、学习3、4小节,随机学习生字“恭”。(1)出示第四小节(2)理解“恭敬”,识记“恭”。观看媒体:“恭”的动画,指导书写【说明】本文的生字比较多,但教学中没有进行集中或相对集中的识记,而是把字词教学落实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在具体的语境中认读生字,适机进行理解。而且,每一个生字新词的教学也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教学。如:“恭敬”的“恭”是本课要求重点学写的生字,教学时,利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