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日期年月日教学内容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教学难点: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的感知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教学资源背景资料:肖邦的最后人生预习设计1.自学生字新词,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完成《习字册》。2.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有关的词语:深渊雾霭呐喊盛满疾驰蜡烛维斯瓦河消逝催人奋起肺结核病。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顺文中的长句,难读的段落多读几遍。4.在感受深或者有疑惑的地方做上记号。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近课文(4分钟)交流对课题的理解。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0分钟)1.交流生字词朗读、理解的预习情况。雾霭:雾气。疾驰:马车奔驰。催人奋起:叫人赶快行动。呐喊:大声喊叫助威。肺结核病:慢性传染病,通称第一板块:导入课文1.教师:“今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长河,去感受一位伟大音乐家的炽热情怀,去聆听最壮美的旋律。”(板书课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2.读课题,结合课文插图,自由谈谈感受。(教师提示:“我”是谁?“我”怎么会离开祖国的?“我’’为什么不能回到祖国?“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第二板块:预习导学过渡:课前都预习了课文,能读通课文了吗?这篇课文有很多词语,不好读,考考大家?▲预习检测一:1词语(生字词)深渊雾霭呐喊盛满疾驰蜡烛维斯瓦河消逝催人奋起肺结核1肺病。2.思考并交流对课文结构的理解。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4分钟)【学习单一】(1)根据段意:被迫离开祖国、洒泪告别亲人、忘我音乐制作、把心带回祖国,将文章非为四段。(2)“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是贯穿全文的主线,请采用段意合并法说说文章的中心意思。(3)自学时间:5分钟。1.自主学习。(5分钟)2.合作探究。(4分钟)3.展示。(5分钟)中心意思:课文讲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对祖国强烈的爱。第四板块:精读第一段(10分钟)病2.导学▲预习检测二: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雾霭:疾驰:催人奋起:呐喊:肺结核病:▲预习检测三:默读课文,思考揭题时提出问题的答案各在文中哪一部分。第三板块:整体感知过渡:字词句都学的那么轻松,那么这项作业肯定也难不倒大家了。2.任务驱动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4.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5.导学。小组推荐学生展示,用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第四板块:精读第一段1.提问“我”是谁?(波兰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文章哪一部分告诉了我们?(第一段)补充介绍:肖邦,6岁就开始学习钢2学习单二:(1)默读第一段,思考:肖邦为什么离开自己的祖国。(2)在世界地图上找出欧洲、波兰及俄国。(3)自学时间:4分钟。展示交流:(1)重点理解波兰人民的苦难(2)预设答案:瓜分:像切西瓜一样地分割;深渊,原指很深的水,文中比喻波兰人民遭受的苦难极深。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2分钟)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2任务驱动(教师提示:联系从书报、电影电视里了解到的旧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时,百姓被欺凌、被压迫的悲惨遭遇来帮助理解)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4.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5.导学。指导朗读。正当这个富有才华的音乐家为祖国和人民施展他的音乐才能时,他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这该是多么——悲愤!体会肖邦当时的悲愤之情。用朗读表现出来。第五板块:布置作业作业设计课内作业:有感情、熟练朗读课文,重点朗读第二自然段。课外作业:必做题:完成《一课一练》选做题:搜集关于肖邦爱国的故事。“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日期年月日教学内容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正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