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2、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3、从著名的大文豪身上,感受到他们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智慧,努力塑造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教学重点学习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人物性格的写法。教学难点:1、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2、文章的谋篇布局课前准备1、学生熟读课文。2、师生共同查找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莫泊桑的有关资料。3、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导入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曾经学习过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它让我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那残酷冷漠的金钱关系。你们知道吗?莫泊桑的启蒙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进入预老师就是以《包法利夫人》而名扬世界的法国大作家福楼拜。福楼拜住在里昂一所普通的楼房里,可就是这简单的住所一到星期天却是热闹非凡,造访者都是欧洲文坛赫赫有名的大文豪,一时间,这里成了文学的殿堂,智慧的沙龙。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近距离的看一看这些伟大的人物吧!定情境。整体感知一,资料交流1、福楼拜:法国作家。生于法国西北部鲁昂城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父亲是鲁昂市立医院院长兼外科主任。他的童年是在父亲的医院里度过的。因此,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明显带有医生的细致观察与剖析的痕迹。福楼拜从中学时代起就开始尝试文学创作。1841年他就读于巴黎法学院,22岁时因被怀疑患癫痫病而辍学,此后他一直住在鲁昂,专心从事创作,终生未婚。《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用了将近5年的时间于1857年完成的。这部作品开创了文学史上的一个新纪元,也成为他的代表作。随后他又创作了《萨朗宝》(1862)、《情感教育》(1869)和《三故事》(1877)2、屠格涅夫:俄国作家。出生于奥廖尔省一个贵族家庭。他15岁时考入莫斯科大学语文系,后转入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以后又赴德国,攻读哲学等课程。在欧洲,他受到卢梭等启蒙思想的影响,与巴枯宁等人时有来往。在这个期间形学生交流查阅的资料文学常识积累成他的西欧派观点。。1843年他发表叙事诗《巴拉莎》,特写集《猎人笔记》(1847~1852)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之作,使他获得作家的声誉。同期他还写了一些剧本,以《村居一月》最为有名。1856年第一部长篇小说《罗亭》问世,罗亭成为“多余人”中最具光彩的形象。1859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贵族之家》给他带来第一流作家的声望。以后他把目光转向观察新的社会典型,创作出刻画“新人”形象的两部长篇《前夜》(1860)和《父与子》(1862),其中《父与子》是他的代表作。1867年发表长篇小说《烟》,通过男主人公在爱情生活上惨遭打击的体验,曲折地表达了作家在这个时期对社会政治运动所产生的悲观情绪。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处女地》(1877)反映了70年代民粹派到民间去的运动。此外,中、短篇小说的创作几乎贯串在他一生的文学活动中,著名的有《木木》、《阿霞》、《初恋》、《春潮》等。晚期作品还有《散文诗》(1878~1882)。屠格涅夫被称为“小说家中的小说家”。他的小说语言纯净优美,结构简洁严密,擅长自然风景描写,常用隐蔽手法描写人物心理。作品充满诗意的氛围和淡淡的哀愁,给人无尽回味。3、都德(AlphonseDaudet,1840-1897),法国十九世纪下半叶现实主义作家。出身于破落的有产者家庭,十五岁起在小学里担任自修课辅导员。1857年到巴黎,开始文艺创作,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1866)和长篇小说《小东西》(1868)的出版,给他带来小说家的声誉。前者以他故乡普罗旺斯的生活为题材,在对南部自然风光和生活习俗的描写中,流露了作者深深的乡土之恋,后者写他任小学教师时的生活,带有半自传性。1870年普法战争时,他应征入伍,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爱国主义的短篇。他一生共写了十三部长篇、一个剧本和四个短篇集。长篇中较著名的除《小东西》外,还有讽刺资产阶级庸人的《达拉斯贡的戴达伦》(1872)和揭露资产阶级生活的《小弟弗罗蒙与长见黎斯雷》(1874)。都德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