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大熊猫》教学设计《大熊猫》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的:1、学习大熊猫的有关知识;2、认识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二、教学重点及难点:3、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4、形象生动的说明;三、教学设想:5、本文的结构比较简单,只要求学生掌握整体的思路;6、运用多媒体教学;7、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8、课时安排:一教时四、教学过程:一、解释标题,导入新课1、本文是一篇介绍珍稀动物大熊猫的科普说明文。2、课文标题“国宝——大熊猫”中的“大熊猫”,表明了文章说明的对象,“国宝”一词点明了说明的重点。3、先说“国宝”,再用表示解释说明的破折号引出被称为国宝的对象“大熊猫”,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突出大熊猫的宝贵,二是引起读者的注意:这国宝究竟是什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朗读课文,掌握字词嬉(xī)戏憨(hān)态可掬(jǖ)濒(bīn)危璀璨(cuǐcàn)邛崃(qiónglái)浩瀚(hàn)栖(qī)息孤僻(pì)分娩(miǎn)翌(yì)日繁衍(yǎn)三、整体感知,研读课文1、文章是如何来说明大熊猫的可爱和宝贵的?2、假如让你来介绍大熊猫,你会从哪些方面来介绍?3、请你谈一谈大熊猫的生存现状?明确:1、我国特有国际公认古籍记载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2、外形特点:可爱生长环境:人烟稀少、泉水丰富、竹类众多生活习性:喜爱食竹、食量很大、性情孤僻、爱独处活动范围:随季节交替而改变活动范围繁殖情况:繁殖力低,大多每胎产一仔3、大熊猫生活现状:学生可根据有关资料,围绕大熊猫濒临灭绝,阐述自已的观点。四、讨论题:根据我们今日所学以及你课外查阅资料的结果,请你谈谈应当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五、布置作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根据你现有的知识及参考有关资料,写一篇保护大熊猫的文章。《大熊猫》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学会用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段落大意的方法。2、学会15个生字,理解36个新词语(要抓住与课文思想内容有密切关系的词语)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4、懂得爱护野生动物,并落实在实际行动中。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用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段落大意的方法归纳段意。教学难点:组织好语言文字,归纳段意。课时安排3课时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谈话揭题1、谈话。(1)(出示熊猫图),同学们,这是什么动物?(板书大熊猫)(2)大家都知道,大熊猫是珍稀动物,是我国的国宝。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那么你们可知道大熊猫的故乡在哪里?今日我们一起跟着作者乘车去大熊猫的故乡走一走,瞧一瞧。2、揭题:16、在大熊猫的故乡3、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估量质疑:大熊猫的故乡在哪里?大熊猫的故乡是怎样的?我们在大熊猫的故乡看到了什么?)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题质疑中提出的问题。2、自学生字词语,读读划划。3、读后沟通。(小组沟通)4、检查自学效果:①注意区别屡和缕;幼的左边是幺;幽的笔顺;②读词语并理解意思。(流水涓涓、栖息、幽静、缕缕、踪迹、悠闲)5、指名分节读课文。三、读读课后习题,指导分段。1、指名读课后第1、2题的问题。(明确依据课后习题学习课文,是读懂一篇课文的重要学习方法。)2、沟通,讨论:课后问题1和2有什么联系?应围绕哪个习题学习课文进行分段?3、根据课后第2题先试分,再沟通讨论。4、读课后第1题,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四、作业:完成《作业本》第1、2题。第2课时一、复习听写1、谈话。2、听写。(听写时可报词语、可报意思、可连续听写。)1、反馈。4、同桌互改。复习课文,巩固词语。二、研读重点段1、找出表达课文主要内容的重点段。(1)点拨:怎样找准重点段?(2)指导:怎样读懂重点段?2、研读重点段:(1)理清这一段写了哪些内容?(大熊猫幼仔和大熊猫妈妈的模样)(2)理解重点词语表达的意思?①出示句子:啊!一个多么娇嫩的小生命:大小如猫胖墩墩的,淡淡的短毛下绽出粉红色的皮肤。(理解作者是抓住大熊猫幼仔娇嫩这一特点,按先总起后分述的顺序写具体的。)②出示句子:这圆滚滚的身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