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4章 第二节种群和群落VIP免费

第4章  第二节种群和群落_第1页
1/2
第4章  第二节种群和群落_第2页
2/2
4.2种群数量的变化【学习目标】1.概述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2.举例说明种群增长的”J”“S”型曲线,分析其产生的条件、特点和量的计算等。【自学评价】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假如现有一种细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下,每20min左右通过分裂繁殖一代。(1)细菌在适宜环境中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2)1h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后代数量是;2h后呢?;24h后呢?;72h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后代数量是多少?。(算出一个细菌产生的后代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并填写教材P66中的表格。)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阅读课本P66页有关内容,思考讨论:(3)如果用N0表示野兔种群的起始数量,用λ表示野兔种群数量每年的增长倍数,用Nt表示t年后野兔种群的数量,那么,Nt为多少?。(4)根据上述素材,估算1869年时,野兔种群数量为多少?。小结: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该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可表示为“J”型曲线,或数学公式:Nt=。3.种群的“J”型增长:在和条件充裕、适宜、没有等理想条件下,种群个体数量往往会呈增长,若以为横坐标,以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大致呈“J”型。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就会加剧,其天敌数量也会,这会使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因此,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2.“S”型增长曲线:在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的增长曲线。“S”型曲线出现的条件是:、、有存在等非理想条件。3.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称为“环境容纳量──K值”。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4.重点梳理: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的比较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前提条件环境资源无限(食物、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环境资源有限时间K种群大小敌害等)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数量连续增加,Nt=N0λt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后停止增长,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种群增长率K值的有无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在自然界,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和等,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中。【典例解析】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③若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反馈练习】()2.在有限环境与无限环境中,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分别为A.“J”型、“S”型B.“S”型、“J”型C.“S”型、“L’型D.“J”型、“L”型()3.在下列情况下,种群中个体数目可能会呈“J”型连续增长的是A.当只有食物受到限制时B.当开始环境适合于这一个物种,但后来却不适合时C.只有当捕猎者不存在时D.只有在实验室中()4.右图为迁入一个新建的小牧场内的鼠群的生长曲线图。试分析曲线中食物最有可能成为限制鼠群繁殖速度的一段是A.CB段B.DE段C.EF段D.BD段()5.右图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①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②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③其数量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④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4章 第二节种群和群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