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在教材第163—166页。是四篇寓言,主人公或者是人或者是拟人化的动物,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翻译课文并掌握寓言的大意。2.积累文言知识和词汇。3.学习寓言相关知识。◆过程与方法1.用自己的话概括寓言,学习改写编写寓言。2.培养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3.结合注解翻译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有意识养成虚心接受别人意见的习惯。2.教育学生要正确对待得与失。3.告诉学生要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不要盲目自高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翻译课文并掌握寓言的大意。2.积累文言知识和词汇。3.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4.教育学生要虚心接受别人意见、正确对待得与失、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难点1.翻译课文并掌握寓言的大意。2.积累文言知识和词汇。◆教学突破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2.采取多样的形式,理解原文(如:探研式、自主学习式、合作交流式等)。3.让学生自编和续写寓言以加深对寓言的理解和培养概括、分析能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的注释初通文意,理解并试着翻译课文。2.查找与寓言故事相关的资料,并搜集主题相似的寓言。◆学生准备1.预习,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的注释理解并试着翻译课文。2.了解寓言故事情节。3.搜集有关本课四则寓言的材料,作出和同学交流的准备。教学步骤(第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设置情景,导入新课。1.根据情景,进入本课学习。2.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和文学常识。2.做练习巩固生字词,学习文学常识。3.学习第一则寓言。3.学习第一则寓言《智子疑邻》。4.学习第二则寓言。4.学习第二则寓言《塞翁失马》。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约分钟)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文学常识(约分钟)三、学习《智子疑邻》(约分钟)四、学习《塞翁失马》(约分钟)教学步骤(第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复习上次课知识,导入本课。1.复习上次课知识,进入本课。2.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2.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3.学习《蚊子和狮子》。3.学习《蚊子和狮子》。一、复习已学内容,引入本课学习(约分钟)二、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约分钟)三、学习《蚊子和狮子》(约分钟)本课总结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点,通过讨论,明确了寓言的基本寓意。教师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体验提出问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课文,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板书设计(略)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通过比较来分析讨论寓言的寓意。例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就可以将“还要贵一点”以下的情节改为: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然后引导学生比较讨论。《蚊子和狮子》一则可以删去“却被蜘蛛网粘住了”开始至结尾这一段,再跟原文作比较。练习设计◆随堂练习设计1.给下面的加粗字注音。饶头()塞翁失马()何遽()坠而折其马()将胡骏马()以跛之故()2.解释加粗词的意思。(1)天雨墙坏。()(2)其家甚智其子。()(3)人皆吊之。()(4)居数月。()(5)死者十九。()3.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1)暮而果大亡其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何遽不为富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与提示:1.略2.(1)雨:下雨;(2)智:认为…聪明;(3)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4)居:过往;(4)十九:十分之九。3.(1)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2)这难道就不是福气吗?◆个性练习设计1.想一想,当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可做“饶头,白送”时,将会有怎样的心理反应?2.《塞翁失马》一文谈到了好事和坏事可以转化,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答案与提示:1.略2.好事和坏事可以转化,但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条件之下。教学探讨与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分析故事情节入手,再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寓意。分析寓意采取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从自己选定的角度作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