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天上的街市》,其内容分为: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天上的街市》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这单元共五课九篇文章:有童话《皇帝的新装》《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神话《女娲造人》;诗歌《天上的街市》《静夜》;《寓言四则》。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或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赞美呼唤人间真情。想像丰富奇特,引人遐思。目的是通过这些富于想像力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像的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丑恶,向往真善美。《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诗人对传说作了创造性的诠释。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痛恨黑暗现实、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适合朗读。我试图加强朗读指导,提高学生朗读能力;通过探究培养学生想像能力。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教材编排意图及本课特点,我制定了如下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诵读,领略诗歌所表现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和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3)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4)尝试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方法。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首诗节奏和谐,音韵优美,读来琅琅上口,语言清新朴素,描绘出一幅浪漫温馨的天国乐图。根据这一提示,教学目标(1)(2)(3)应确定为本课重点。难点是(1)(3)。突破重点、难点的措施:①对于诵读,采取自读、抽读、分角色读、示范读、学生评点,教师指导、多媒体展示朗读方法技巧的方式。②对于疑难问题采取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③对于联想和想象的理解,采取多媒体展示形象图示的方式帮助理解。二、说学生:《天上的街市》是诗人郭沫若的一首新诗,读来琅琅上口,语言清新朴素,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不难于理解,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不成问题。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是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三说教法教学设想:竭力营造一个轻松和谐、开放互动、平等交流的学习平台,教学中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为此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适当介绍诗人在创作《天上的街市》(1921年)前后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绪,以帮助对诗歌内容的理解。(2)围绕朗读来设计教学,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在朗读中想象诗歌的图画美,在朗读中品析诗歌的情感美。(指导诵读)。(3)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天上的街市》有丰富的想象和由此及彼的联想,因此指导学生也要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品味诗歌的意境和蕴含。(4)比较——把《天上的街市》对牛郎织女的描写与民间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做比较,从两者生活状况的不同上去理解诗人的理想和追求。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四说学法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升,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理解。诵读时注意节奏和重音。(2)想象法。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在自己脑海中构建出天上的街市的具体形象在意念中创造出一个与诗歌内容相一致的生动而丰富的境界。(3)比较法。比较诗歌与民间传说的异同,了解诗人对自由、美满生活的渴望和追求。(4)自主、合作、探究法。五说教学程序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体现。为此,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程序的。(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用民间故事导入。教师或学生讲故事均可。故事中的牛郎织女过着被禁锢,被束缚,难得一见的不幸生活。然而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里,我们将会见到与此完全不同的牛郎织女……。然后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明确要求在学生积极性已被调动,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的情况下,我因势利导,出示教学目标。教师解说指出:这首诗很美,“美是需要发现的”请同学们从学习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