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3)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细胞实验巩固显微镜的使用,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和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培养动手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进行爱护实验设备、遵守实验纪律的教育,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习惯;(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1.细胞结构及各部分主要功能。2.临时装片的制作。【教学难点】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方法】四环六部教学法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活动设计】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台显微镜;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它的作用(放大)。引入课题:显微镜发明以前,人们无法看到微观世界的物体;你知道第一台显微镜是谁发明的吗?二、明确目标:(1)阐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三、学生自学:1、显微镜是谁发明的?细胞是谁命名的?2、科学家通过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的结构得出了什么结论?3、临时装片的制作分为哪几个步骤?每一步骤可以各用哪一个字来概括?4、通过临时装片的观察,我们观察到什么?四、演练展示:1、各小组展示答案2、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物(除病毒等少数生物以外)都是由构成的,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你知道为什么要把口漱干净吗?4.你能判断显微镜视野中的气泡和细胞吗?5.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只能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而不能是清水的原因是()A.使细胞离散B.减慢细胞的运动C.避免细胞皱缩D.避免细胞破裂6.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漱口时用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A.自来水、生理盐水、碘液B.生理盐水、自来水、碘液C.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D.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7.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A.污物B.气泡C.细胞D.墨水五、教师精讲:1、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物(除病毒等少数生物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临时装片的制作(1)擦:用洁净的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2)滴:用滴管在的中央滴一滴;(3)取:用将洋葱鳞片叶_____表面撕下一小块薄膜;(4)展:把撕下的薄膜浸入载玻片中央的中并展平(5)盖:用镊子夹起,使其一边先接触水滴,轻轻盖上防止产生气泡(6)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在另一侧用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六、总结评价:1、生物体的结构2、临时装片的步骤七.布置作业补充习题:1、3、7、9、10、12、13、14、17、附:板书设计第一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一、软木塞的秘密1、细胞的发现2、显微镜的使用二、观察细胞的结构1、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擦”、“滴”、“取”、“展”、“盖”、“染”。2、口腔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擦”、“滴”、“刮”、“涂”、“盖”、“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