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6-2017年高中物理章末复习课3【知识体系】[答案填写]①变换或转换②敏感元件③转换元件④热敏电阻⑤光敏电阻主题1常见敏感元件的特点1.光敏电阻.光敏电阻由金属硫化物等半导体材料制成,其电阻率对光非常敏感.光敏电阻的阻值与所受光照的强度有关,光照增强阻值减小,光照减弱阻值增大.2.金属热电阻.金属热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3.热敏电阻.热敏电阻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其电阻率对温度非常敏感.热敏电阻有正温度系数和负温度系数两种.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4.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极板面积,极板间距及电介质材料有关,电容器可以感知引起电容变化的任一外界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电容变化.例如,当极板受力时会改变极板间距,从而引起电容变化.5.霍尔元件.能够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成电压这个电学量.【典例1】如图所示是一火警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2为用半导体负温度系数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之间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A.I变大,U变大B.I变大,U变小C.I变小,U变大D.I变小,U变小解析: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温度升高,则R2的阻值减小.R2↓→R总↓→I干↑→U1↑→U3↓→I↓,故显示器的电流I变小,由U=E-I干r,I干变大,知U变小,故选项D正确.1答案:D针对训练1.如图所示是某居民小区门口利用光敏电阻设计的行人监控装置,R1为光敏电阻,R2为定值电阻,A、B接监控装置.则()①当有人通过而遮蔽光线时,A、B之间电压升高②当有人通过而遮蔽光线时,A、B之间电压降低③当仅增大R2的阻值时,可增大A、B之间的电压④当仅减小R2的阻值时,可增大A、B之间的电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R1是光敏电阻,有光照射时,阻值变小,当有人通过而遮蔽光线时,R1的阻值变大,回路中的电流I减小,A、B间的电压U=IR2减小,故①错误,②正确;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E-I(R1+r),当仅增大R2的阻值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A、B间的电压U增大,故③正确;当仅减小R2的阻值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A、B间的电压U减小,故④错误.答案:C主题2传感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传感器是以一定的精度和规律,将所感受到的物理量(如力、热、磁、光、声等)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一般是电学量)的一类元件.2.传感器的应用过程包括三个环节:感、传、用.(1)“感”是指传感器的敏感元件感受信息;(2)“传”是指通过电路等将传感器敏感元件获取的信息传给执行机构.(3)“用”是指执行机构利用传感器传来的信息进行某种显示或某种动作.3.传感器电路问题的处理思路.处理与传感器有关的电路设计问题时,可将整个电路分解为:(1)传感器所在的信息采集部分;(2)转化传输部分(这部分电路往往与直流电路的动态分析有关);(3)执行电路部分.【典例2】如图甲为半导体材料做成的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乙为用此热敏电阻R和继电器做成的温控电路,设继电器的线圈电阻为Rx=50Ω,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Ic(Ic=20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左侧电源电动势为6V,内阻可不计,试问温度满足什么条件时,电路右侧的小灯泡会发光?图甲图乙解析:由题意可知,小灯泡发光,需衔铁被吸合,即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Ic,而左2侧的温控电路,通过继电器线圈的电流等于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即It=20mA,根据欧姆定律I=可得,R=Ω-50Ω=250Ω,由甲图可知,此时对应的温度为50℃.答案:温度高于或等于50℃针对训练2.在输液时,药液有时会从针口流出体外,为了及时发现,设计了一种报警装置,电路如图所示.M是贴在针口处的传感器,接触到药液时其电阻RM发生变化,导致S两端电压U增大,装置发出警报,此时()A.RM变大,且R越大,U增大越明显B.RM变大,且R越小,U增大越明显C.RM变小,且R越大,U增大越明显D.RM变小,且R越小,U增大越明显解析:根据“S两端电压U增大,装置发出警报”这一结果进行反推:说明电路里的电流在增大,再由闭合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