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专题一: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名称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完成时间19世纪上半期19世纪末20初正在进行理论基础牛顿的力学法拉第的电磁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领先国家英国美、德美国进入的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交通工具汽船(轮船)、火车电车、汽车、飞艇、飞机宇宙飞船重大发明(成果)(最重要发明:蒸汽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富尔顿发明汽船斯蒂芬孙发明火车电机、内燃机。爱迪生发明电灯、电报等。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飞行者Ⅰ号)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工程。生物技术。克隆技术动力能源改良的蒸汽机(蒸汽、煤炭)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核能思考、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改变了社会面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核心瓦特改良蒸汽机发电机、内燃机电子计算机专题二:两次世界大战名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1914——1918年1939——1945年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39年德军突袭波兰开始标志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重要战役凡尔赛战役(凡尔赛绞肉机)斯大林格勒战役;英法对德宣战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作战双方同盟国集团与协约国集团轴心国集团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战后形成体系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主要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专题三:世界格局的演变二、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1.一战后:1919.1——1919.6英法美等国在巴黎召开会议,1921——1922美日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二战后:美苏冷战:序幕: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铁幕演说”。开始: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正式形成:1949年美国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联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正式形成。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一超”美国,“多强”:俄国、欧洲、日本、中国。当今世界格局向对极化方向发展。经济走向全球化。(WTO)专题四: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会议1、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上海,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2、遵义会议:1935年1月.会议的目的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教训,纠正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和中国革命事业,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转折点。3、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17日)。它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政治策略方面的基本经验,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遵义会议只对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作出决议,而瓦窑堡会议则解决了政治路线问题4、中共七大:1945年4--6月,延安。大会主要讨论了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大问题。大会指定了1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确立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同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5、中共八大:1956年,北京。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6、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内容: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新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开端;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