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第八单元《生活在依法治国的国家》复习学案【教师寄语】谁都不应凌驾于法律之上,谁也都不应该受法律的欺凌,当我们要求人们遵守法律时,无需征得他们的同意。【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权威;深刻认识依法治国的重要作用,增强守法意识;理解法律监督的作用,增强守法意识。[来源:Z#xx#k.Com]能力:维护宪法的尊严,培养守法观念,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逐步增强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能力。知识: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依法治国的含义,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以及监督和制约机制的基本形式。【学习重难点】1、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如何做到依法治国;如何加强法制建设和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2、难点: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如何做到依法治国;如何加强法制建设和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学习过程】:环节一、话题引领导入复习教师提出话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要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自己希望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之中?”“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社会中需要什么来保证?”从而导入复习。环节二、细读教材知识回顾阅读教材,自主复习,重点回顾下列问题:1、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来源:学科网ZXXK]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表现在那几个方面?3、为什么说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4、我们应该怎样维护宪法的尊严?5、什么是依法治国?6、为什么要实行依法治国?7、如何才能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8、在我国,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批评、建议权,公民行使这项权利的形式有哪些?公民依法行使批评、建议权有什么重要意义?环节三、展示交流合作探究1、学生展示,师生互动,组间交流,解决自学中个人和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来源:学。科。网]2、我们一起分析:【考试动向】(1)通过物权法等一些新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结合杜世成、段义和等典型案例,或联系以德治国,以选择和分析题的形式来考查依法治国及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2)结合两会,联系实际生活,运用漫画、材料设问等形式来考查公民行使监督权的相关知识。【典型例题】:近年来,来自群众源源不断的举报,为检查机关查办案件提供了大量案源。某班开展“我是中国公民”主题活动,讨论群众举报和舆论监督对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的作用。请你发表高见。【分析】:这是主观能力题,发表见解时,联系教材所学知识,运用批评建议及监督权的法律规定和意义来回答问题。【参考答案】:(1)在我国,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监督权。我国宪法及有关法律明确规定公民依法享有批评权和建议权,还有揭发检举权等。(2)公民可以通过提出批评建议、新闻报刊、来信来访等形式来行使这项权利。(3)公民行使这些权利,有利于国家机关坚强廉正建设,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防止违法乱纪现象;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舆论监督力量:有利于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现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4)我们青少年学生要学会依法行使监督权利,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作出贡献。环节四、知识整合系统小结[来源:Zxxk.Com]环节五:当堂训练一、选择题1、宪法修订小组经过半年多的工作,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宪法修改建议。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党和国家对宪法修改如此慎重的原因是()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B.宪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生活在依法治国的国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走依法治国之路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监督C.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下边的漫画告诉我们()[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①某些执法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以权代法②实行依法治国不仅要做到有法可依,更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③法律的实施是靠个别执法人员来保证的④立法机关必须加强立法工作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③④[来源:Z#x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