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流课题:洋流课型设置【自研·互动45分钟+展示45分钟】一、【学习主题】1.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成因。2.掌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其应用。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环节·质疑评价环节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内容、时间展示方案内容、归纳、记录板块一:【知识梳理】请同学们带着以下关键词:洋流成因、性质、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迅速浏览课本P57-60文本,调动已有的知识,体验成果,进行【知识梳理】:1.精读课本图3.5,结合讲义P54考点一及P56“解读图表”,识记探究世界主要洋流的名称、分布规律,并可总结以下解题信息:(1)洋流性质的判别:①根据等温线判别: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凸向一致如左下图中L1是暖流,L2是寒流。②根据纬度判别:洋流从低结纬流向高纬的是暖流,反之为寒流如右下图中的L3是暖流L4是寒流。(2)探究洋流的分布规律: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洋流呈时针方向运动。(如北太平洋地区)在大洋的东岸形成流(填寒或暖)在大洋的西岸形成流。在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洋流呈时针方向运动。(如北太平洋地区)在大洋的东岸形成流(填寒或暖)在大洋的西岸形成流。(由于世界的海陆分布是相间分布的,所以在大洋的东岸就是大陆的西岸)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洋流呈时针方向运动。在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形成著名的西风漂流。其方向是。在南极附近海域形成南极环流,其方向是。在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夏季受强大的西南季交流与分享两人小对子:(对学展示)①就自研和随堂笔记进行等级评定,并对相关内容交换意见。②对厄尔尼诺的成因和影响进行讨论。并形成文字或图示性成果(2min)冲刺与挑战五人互助组:(互助展示)就两人小对子中未解决的攻关话题进行拓展,对世界大渔场的形成条件和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认知攻关。(3min)准备与预演十人共同体:表现单元一:知识回放:A、结合板块一的图示,用准确精炼的语言表述对洋流性质的判别。并参照下图和“夯实基础”第一4点,展示世界主要洋流B、画图太平洋赤道以南附近海域示意图,解析厄尔尼诺现象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并查阅相关资料,解析世界大渔场的形成条件,和影响世界海水盐度的因素。风影响呈时针运动。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呈时针运动。(3)洋流的成因主要有:①风海流,即由盛行风吹动的,典型的如北赤道暖流由吹动,中纬度地区的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由吹动。②补偿流,即一支洋流流走后由四周的海水流来进而带动海水的流动,如南赤道暖流的补偿流为秘鲁寒流(还有其它成因)③密度流,即由海水盐度差异导致的密度差异形成的洋流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结合课本P59案例,结合讲义P55考点2,总结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作用(中低纬度的大陆东岸往往是降水较丰富的气候),寒流降温减湿(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往往是降水很少的气候)。(2)对渔场的影响:寒暖交汇处饵料丰富往往形成大的渔场。如:四大渔场中的、、。而秘鲁渔场是由于吹动使下层海水上翻形成的。(3)对海洋航运的影响:顺着洋流的洋向省力。寒暖流交汇地常形成海雾,不利航行。(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加速污染的净化,但扩大了污染的范围。3、厄尔尼诺的成因和影响:认真研读课本的阅读材料,完成:A、获得任务后,5人在组长带领下进行预展规划;B、另一小组长在组长带领下熟悉本组展示主题所演示的主题并交流意见;C、十人共同体进行主题性小预展。(5min)表现单元二:例题导析完成板块二中习题{提示预案}:画出略图,选择题解析时注意对重点选项的解析。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候(天气)上,具体表现为:板块二:【考向分解】完成讲义P54预测演练1、P55预测演练2及P56图表应用题,观察例题中的解题思路和运用的知识点。先尝试自解,再看例题解析,找出解题切入点,并学会分析失误,查漏补缺。板块三:【地理与生活】【教师命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2009年7月16日上午,中国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在浙江舟山东海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