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期末复习题一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年9月在召开。通过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国名:;首都:;代国歌:《》;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造。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召开第一次会议,接受《》为政府施政方针,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4、西藏和平解放:5、整顿经济秩序:通过来实现的6、抗美援朝:年月,以为司令的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1953年7月战争以美国失败而告终。出现的英雄人物:等,被誉为“”意义:7、土地改革:开始于年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目的:。意义:8、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指的是,是;“三改造”指的是对的社会主义改造。9、“一五”计划(年年):基本任务是。10、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年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是1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年提出“”13、两大失误:(1958)14、国民经济的调整:年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的八字方针,1965年完成。15、(1)被誉为“铁人”的是(2)、“两弹元勋”(两弹指原子弹和氢弹,年月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年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3)、“县委书记的榜样”:1959年,钻探成功。1960年,成功,打破“中国贫油”的悲观论战。16、“文革”全面爆发的标志:年《》17、,客观上宣告了“文革”理论和实践的失败。周恩来、邓小平开始对各项工作作全面调整。18、1976年10月,,标志着长达10年之久的“文革”结束。19、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年月,思想基础:、内容:否定两个“凡是”,重新确立的指导思想;停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恢复了党的原则,形成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新决策。意义: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社会主义。20、中共十二大(1982年):邓小平提出。21、中共十三大(1987年):阐明了理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简括为:“”。还制定了部署。22、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邓小平视等南方城市发表重要谈话,强调基本路线不能动摇,总结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对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3、中共十五大(1997年):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写进党章.2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重要内容是实行25、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个26、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试点”,1978年开始,以为主要内容;第二阶段:“,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第三阶段:27、1980年首批经济特区成立,1988年最大的经济特区开放。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的创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吸取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扩大出口、推进经济体制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8、1990年4月开发开放。29、2001年12月,。如何评价中国加入WTO:30、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31、1979年,《》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法制建设进入历史新时期。1997年重新修订《刑法》。32、1986年通过的《》。逐步创建的保障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规则的民法系统,终于有了体系性的总体构架,为制订完整的、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法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3、村民自治的法律依据是1987年全国人大通过的,核心内容是:34、各民族分布特点:35、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具体措施有(1)政治上:;(2)习俗上:(3)文化教育上:(4)经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