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考试说明]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2.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4.了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命题规律]本节内容是高考的重点与热点,主要考点有两个:一是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二是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它往往以化学图像为载体,结合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化学平衡常数一起进行考查,同时考查图表分析、数据处理能力。考点1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状态知识梳理1.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可逆反应(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2)特点①三同:a.相同条件下;b.正逆反应□同时进行;c.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②一小:任一组分的转化率都□小于100%。(3)表示方法:在化学方程式中用“□”表示。2.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或□质量保持不变的状态。(2)建立过程在一定条件下,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加入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如下:以上过程可用如图表示:(3)化学平衡状态特征(1)可逆反应不等同于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可逆反应属于化学变化。(2)可逆反应体系中,生成物不能全部转化为反应物,反应物也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3)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可以从正反应方向建立,也可以从逆反应方向建立,或者同时从正、逆方向建立。(4)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指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若用不同物质表示时,反应速率不一定相等。(5)化学反应达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百分含量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错误的指明错因。(1)2H2O2H2↑+O2↑为可逆反应。(×)错因:可逆反应是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正向进行又可以逆向进行的反应。(2)对于反应2A(g)+B(g)3C(g),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错因: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体积不变,故密度始终不变。(3)由2SO2(g)+O2(g)2SO3(g)ΔH=-196.6kJ·mol-1知,2molSO2与1molO2在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可放出196.6kJ的热量。(×)错因:热化学方程式表示2molSO2气体与1molO2完全反应生成2molSO3气体时,放出热量为196.6kJ,故2molSO2与1molO2在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放热小于196.6kJ。(4)对NO2(g)+SO2(g)SO3(g)+NO(g)反应,当每消耗1molSO3的同时生成1molNO2时,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错因:消耗1molSO3的同时生成1molNO2均表示逆反应方向,故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5)对反应A(s)+3B(g)2C(g)+D(g),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当压强不随时间而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错因:此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故压强始终不发生改变,因此压强不变时,无法说明反应已达平衡。2.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生成副产物HCl,利用下列反应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4HCl(g)+O2(g)2Cl2(g)+2H2O(g)ΔH=-115.6kJ·mol-1。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上述反应,能充分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B.氯化氢的转化率不再改变C.断开4molH—Cl键的同时生成4molH—O键D.n(HCl)∶n(O2)∶n(Cl2)∶n(H2O)=4∶1∶2∶2答案B解析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气体的总质量始终不变,A错误;反应正向进行时,HCl的转化率升高;反应逆向进行时,HCl的转化率降低,当HCl的转化率不再改变时,可以说明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断开4molH—Cl键和生成4molH—O键均表示正反应方向的反应速率,不能据此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但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对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题组训练题组一可逆反应及其特点1.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