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掌握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表现形式及作用表现因素作用结果风化作用温度、水、生物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等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堆积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3.主要的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4.主要的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题组练通野柳地质公园位于台北市东北沿海,这一带地层由砂岩堆积而成,海滩上奇岩怪石种类繁多,是世界级的地质公园。下图示意野柳地质公园局部景观。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的奇岩怪石景观的形成原因是()A.岩浆活动B.海水沉积C.海水侵蚀D.风力侵蚀2.野柳地质公园内的砂岩按成因属于()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玄武岩解析:1.C2.B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沿海地区,常年受海水侵蚀作用,形成奇岩怪石景观。第2题,砂岩属于沉积岩的一种。读某地貌景观示意图,回答3~5题。3.该类地貌景观常见于我国的()A.海南岛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准噶尔盆地4.下列关于该类地貌景观地区的气候特征描述最符合的是()A.全年高温多雨B.夏季高温多雨C.全年降水稀少D.冬季温暖湿润5.该类地貌景观形成于()A.流水侵蚀B.冰川侵蚀C.风力侵蚀D.波浪侵蚀解析:3.D4.C5.C第3题,图中为荒漠景观,地貌为风蚀地貌,主要发育在我国西北地区,故D正确。第4题,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各个大洋水汽均很难到达,全年降水稀少。故C正确。第5题,我国西北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多大风天气,因此外力作用以风力侵蚀为主,图中地貌为风蚀蘑菇。故C正确。掌握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1.河流侵蚀地貌河谷发展阶段河谷形态侵蚀类型地貌特点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中期向下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增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成熟期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型2.河流堆积地貌地貌类型地区分布形成原因甲冲积扇(洪积—冲积平原)河流出山口处地势突然趋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物质在山麓地带沉积乙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的堆积体,随着其面积的不断扩大,形成河漫滩,河漫滩在河流改道或继续向下侵蚀的情况下连接在一起丙三角洲、冲积岛河流入海口处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流速减慢,河流携带泥沙沉积题组练通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宏磅礴。如图表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间的河流弯曲景象,我们称之为“蛇曲”。读图完成1~2题。1.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向斜成谷B.断裂下陷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2.图中由①至②的地形剖面图(纵坐标表示海拔,单位:m,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最可能的是()解析:1.C2.B第1题,内蒙古草原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河水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使得河道弯曲。第2题,内蒙古高原的海拔在1000~2000m之间,A、C项错误;图中河流剖面①处是凹岸,是侵蚀岸,②处是凸岸,是沉积岸,有沉积物,故B正确,D错误。如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甲处地形名称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A.冲积扇,流水沉积作用B.冲积平原,流水侵蚀作用C.三角洲,流水沉积作用D.三角洲,海浪侵蚀作用4.近年来,甲处地形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因为()A.海平面上升B.沿海地壳下沉C.黄河入海泥沙减少D.该区植树造林解析:3.C4.C第3题,由图中经纬度与地理信息可知,此处为黄河三角洲,为黄河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而成。第4题,河口附近陆地面积的增加来自河流泥沙的不断堆积,由于黄河中、上游植被保护使水土流失减弱,黄河输沙量减少,加之近年来黄河断流等导致三角洲增速减慢。重难点一如何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典题示例]———————————————————(2016·全国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