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八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考点47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学案VIP免费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八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考点47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学案_第1页
1/5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八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考点47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学案_第2页
2/5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八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考点47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学案_第3页
3/5
考点47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标志及代表人物——(b)(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了序幕。(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b)(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李大钊指出尊孔复古思想其实就是帝制复活的先声,批判尊孔复古思潮就是反对复辟帝制。(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①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是新文化运动重点批判的对象。②陈独秀指出,“三纲五常”是“奴隶之道德”,与时代潮流、民主共和不相容。③鲁迅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指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①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②陈独秀则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雕琢、陈腐、艰涩的旧文学,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③“文学革命”口号的提出和白话文的使用,成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武器。3.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d)(1)积极性:①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下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全面进攻;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思潮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②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③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它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的批判,也有一定的片面性。他们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作是落后的,甚至把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作封建文化加以否定,而把一切西方新文化都看作是进步的。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微点拨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继续,辛亥革命是从政治上反封建,而新文化运动是从思想上反封建。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b)(1)十月革命前①梁启超是中国较早介绍马克思的人,称他是社会主义的鼻祖。②1906年,革命党人朱执信在《民报》上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思想。(2)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①1918年11月,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②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分别开设与社会主义有关的课程,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微点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综合理解1一个转变:新文化运动前后期内容的转变。2两大背景:新文化运动推动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3三大步骤:开始传播、广泛传播、中国化。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加试——(c)(1)使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2)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微点拨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经历了“器物改革”→“制度改革”→“思想文化改革”三个阶段,学习的道路也经过了由英国→日本→美国→俄国的演变,这个过程中带有鲜明的挽救民族危亡、反侵略反封建的性质,每次发展都伴随着思想领域的交锋论战,并体现出内在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主题新文化运动的特点与影响1.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旗帜史料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①道德上、②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论从史出①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取代封建纲常伦理道德。②科学精神、白话文平民文学取代愚昧思想、贵族文言文。2.救亡图存是近代思想解放不变的主题史料民国建立后的种种现象,使知识分子于失望之余,继续①探求救国之道,终于获得了新的觉悟,深感必须涤荡违背时代的、保守的旧观念、旧信仰、旧人生观……简言之,必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八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考点47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