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点考试内容及要求命题规律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①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b);②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关系(c);③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b);④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著名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c);⑤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c);⑥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c)(1)近代经济是近代社会变动的基础,也是历史学科研究的热点,浙江新高考命题中关注度较高,材料题所占比重较大,分值高(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体现新课程关注社会生活实际的特点,也反映了史学界比较流行的社会史观,新高考中比较受关注;重点是服饰、剪辫、礼仪、妇女地位、报刊等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①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时间和主要表现(c);②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c)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①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b);②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b)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①交通近代化的趋势和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b);②近代以来中国通信工具的发展(b)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①报刊、影视业的发展(b);②互联网的逐渐普及(b)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1.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经济情况: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2.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2)小农经济自身的落后性和脆弱性,抵挡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3.表现(1)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3)商业和金融业也发生了变化,买办和买办化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二、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初步发展1.民族工业的兴起(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对中国自然经济的破坏;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3)表现: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4)影响: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产生。2.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时间: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为扩大税源,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3)表现:张謇的大生纱厂;荣氏兄弟的保兴面粉厂。(4)影响: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股新气息;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三、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具有显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特点1.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带,广大西部和内陆十分稀少。2.工业部门:主要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3.资金:在一些主要的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另外,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劳动生产率低)4.经济形式: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四、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关系洋务派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五、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对自然经济起了很大的瓦解作用,削弱了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农村的家庭手工业,也沉重打击了城市手工业。2.使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同时一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3.外国的商业势力进一步侵入中国,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4.中国的商业和金融业也发生了变化,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自然经济解体的含义、特点及影响1.含义:家庭棉纺织业“纺”和“织”的分离,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2.特点(1)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近代企业的冲击和西方的经济侵略。(2)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3)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