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硫及其重要化合物[考试说明]1.掌握硫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2.了解硫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命题规律]硫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高考对本节内容考查的考点有:一是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考查SO2的性质和用途;二是浓H2SO4的强氧化性和吸水性及SO的检验;三是含硫化合物及其相关工业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四是以化工流程图或化学实验为题材考查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考点1硫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知识梳理1.硫单质(1)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硫铁矿黄铜矿石膏芒硝FeS2CuFeS2CaSO4·2H2ONa2SO4·10H2O(2)物理性质硫俗称□硫黄,是一种□黄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用于洗涤沾有硫的容器);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等。(3)化学性质(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二氧化硫(SO2)(1)物理性质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密度□大于空气;□易液化;□易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约40体积SO2。(2)化学性质(3)SO2的制取原理: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一般用75%~80%的硫酸)。3.三氧化硫熔点16.8℃,沸点44.8℃,常温下为□液态,标准状况下为无色、针状晶体。能与水反应:□SO3+H2O===H2SO4,放出大量的热,SO3是□酸性氧化物,它跟碱性氧化物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硫酸盐。4.硫的氧化物的污染与治理(1)来源:□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含硫金属矿物的冶炼等。(2)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形成□酸雨(pH小于□5.6)。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途径有两个:途径1:空气中飘尘的催化作用,使2SO2+O22SO3、SO3+H2O===H2SO4。途径2: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3)治理:燃煤□脱硫,改进燃烧技术。可向燃煤中加CaO或CaCO3用钙基固硫法消除SO2对环境的污染:2CaO+O2+2SO2=====2CaSO4或2CaCO3+O2+2SO2=====2CaSO4+2CO2。(1)无论O2是过量还是不足,硫在O2中燃烧的产物都是SO2而不是SO3。(2)SO2具有漂白性,其漂白原理和HClO的漂白原理不同。SO2是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或日久复原,而HClO是利用其强氧化性把有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3)SO2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但不能使之褪色。(4)SO2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错误的指明错因。(1)SO2具有漂白性,故可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错因:SO2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褪色,利用了SO2的还原性,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利用了SO2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均非漂白性。(2)pH<7的降雨属于酸雨。(×)错因:pH<5.6的雨水属于酸雨。(3)SO2和Cl2都具有漂白性,以1∶1体积比通入品红溶液中,漂白能力增强。(×)错因:由于SO2+Cl2+2H2O===H2SO4+2HCl反应的发生,导致漂白能力减弱或消失,且Cl2没有漂白性。2.将SO2和SO3两种气体的混合物通入BaCl2溶液,其结果是()A.两种气体都被吸收,有BaSO4沉淀生成B.只有BaSO4沉淀,SO2从溶液中逸出C.生成BaSO3和BaSO4两种沉淀D.只生成BaSO3沉淀,SO3从溶液中逸出答案B解析盐酸的酸性大于亚硫酸,SO2通入BaCl2溶液不反应,SO3通入BaCl2溶液会生成不溶于酸的BaSO4。题组训练题组一硫单质的性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的非金属性较强,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B.硫与非金属单质反应时均作氧化剂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2,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SO3D.在反应3S+6KOH=====2K2S+K2SO3+3H2O中,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答案D2.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①CuS②FeS③SO3④H2S⑤FeCl2⑥Cu2S⑦FeCl3A.①③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全部答案A解析2Cu+S=====Cu2S,Cu和S不能直接化合生成CuS;S+O2=====SO2,S和O2不能直接化合生成SO3;2Fe+3Cl2=====2FeCl3,Fe和Cl2不能直接化合生成FeCl2。题组二SO2的性质3.将SO2分别通入下列各溶液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a中实验可以证明具有漂白性B.试管b中溶液褪色,说明具有强氧化性C.试管c中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