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学案学习目标1.电力的广泛应用2.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3.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学习重点1.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2.汽车和飞机的问世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预习一、独学:(10分钟)1.阅读课文,找出并在课本上勾画标注以下问题:(1)电力作为一种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2)列举电力在生活领域的应用?(3)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有哪些优越性?2.阅读课文,在课本上勾画、完成以下填空:1.19世纪70年代,__________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人类历史进入“____________”时代。2.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_________和__________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3.在电器发明领域,美国科学家__________最为著名,他在_____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光明,被誉为“__________”。4.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___________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他在__________年试制汽车成功,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二、互学:(5分钟)1.小组(学习对子)互相检查预习情况并订正完善;2.比较电的发展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3.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三、质疑:(5分钟)1.个人学习中没解决的问题:2.展示预习中合作学习的问题:3.基础知识掌握成果展示。展示四、点拨:(5分钟)1.教师对学生个人问题、小组问题等点拨指导;2.学习“发明大王”爱迪生的事迹,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3.指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指导学生认识科技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五、小结:(15分钟)(一)知识脉络:指导学生从开始、表现及影响三个方面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二)巩固练习:1.使人们的活动空间扩大了,地球变的更“小”了的是A.内燃机的使用B.电机的使用C.汽车、飞机的使用D.蒸汽机的使用2.“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A.新航路开辟时B.工业革命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3.19世纪后期,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主要是因为A.发明电灯泡B.电力的广泛应用C.本茨设计出内燃机D.石油工业的发展4.阅读下列材料:请看右图,回答与两次工业革命相关的问题。(1)图一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一种动力机械,它的名称是什么?他的发明者是谁?它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2)图二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它的发明者是谁?在这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把人类带人到什么时代?(3)如今,我们仍在享受着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感受着科技神奇而巨大的力量,请举出一个实例说明科技的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反馈六、拓展:内燃机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广义上的内燃机不仅包括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和自由活塞式发动机,也包括旋转叶轮式的喷气式发动机,但通常所说的内燃机是指活塞式内燃机。活塞式内燃机以往复活塞式最为普遍。活塞式内燃机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在其汽缸内燃烧,释放出的热能使汽缸内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膨胀推动活塞作功,再通过曲柄连杆机构或其他机构将机械功输出,驱动从动机械工作。常见的有柴油机和汽油机,通过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