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二节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下限时检测苏教版必修3(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B.许多野生生物的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C.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措施属于就地保护D.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反对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解析:A项对生物多样性概念的表述缺少了生态系统层面;B项所述间接价值应为潜在价值;C项所述措施为易地保护。答案:D2.(·盐城统考)某自然保护区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北虎和其生存环境为保护对象,近年来发生了几起进入保护区内的家畜被虎捕食、人被虎咬伤的事件。最合理的应对办法是()A.加强虎的生存环境保护,尽量减少人为干扰B.捕获肇事虎,送动物园或动物救护中心进行易地保护C.捕获肇事虎,放归其他自然保护区D.人工增投家畜,满足虎捕食需要解析: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因此,为了保护东北虎及其环境,应加强虎的生存环境的保护,尽量减少人为干扰。易地保护或放归其他自然保护区,以及人工增投家畜等都会干扰东北虎原有的生存环境。答案:A3.目前中国生态现代化整体水平较低,名列全球倒数第18位,国内也只有北京一地生态现代化水平超过平均水平,下列有关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当是先污染,后治理,再向生态现代化转型B.“————”应当是发展原料产品废料原料产品的生产模式C.采用综合生态现代化原理,协调推进绿色工业化和生态现代化建设D.应当是先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再进行城市生态建设,最后再进行生态现代化建设“———”解析:在可持续发展中,生产模式应是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生产过程应当是没有废料,从而减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只有采用综合生态现代化原理,协调推进绿色工业化和生态现代化建设,才能缩短和其他国家的差距,否则差距会越来越大。答案:C4.下列不属于自然保护好办法的一项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B.严禁对自然资源的开发C.立法保护,并加强宣传教育D.人工饲养繁殖濒危的野生动物解析:我国强调进行自然保护,可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立法保护,加强宣传教育,人工饲养及繁殖濒危动物等措施,但自然生态保护,并不是禁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是反对无计划地、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当然这种开发、利用必须在遵循生态系统自身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答案:B5.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A.沙尘暴频发B.火山爆发C.温室效应加剧D.湿地内物种减少“”解析:牧童经济是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是人为的行为对生态的破坏,所以选项中只有B“”项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答案:B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群落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B.为了增加当地物种的多样性,可以大量引进外来物种C.昆虫多数以植物为食,它们的存在对植物的多样性是一种威胁D.生物多样性是治疗人类疾病不可缺少的基因库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各种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基因库。引入外来物种需要谨慎,否则会导致当地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生态平衡,一种生物的灭绝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答案:D7.[双选]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是()[A.开发优质新品种B.引导农民调整粮食种植结构C.多开垦荒地、围湖造田、建立人造小平原D.研究和开发生态农业解析: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外的竞争力,要从农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上着手,只有选用优质新品种提高品种抗性、品质、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才能提高竞争力。同时,研究和开发生态农业,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