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跨流域调配》学案《资源的跨流域调配》学案【考纲解读】1.了解并掌握我国和世界上现有的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而建设的大型工程名称、原因和特点;以某区域工程建设为背景,理解我国能源、资源的分布特点、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线路分布及选择、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掌握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生产区和消费区的发展以及地理环境影响的方法。【限时训练】(2009重庆)图1和图2是某两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局部示意图,图2中饼状图是C城市的工业结构图,A、B是两个水资源调入区代表性城市。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A、B两城市多年月均温(单位:℃)城市1月2月3月4月5月6月A-3.5-1.34.913.118.823.5B7.29.511.314.218.222.7城市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A25.925.921.414.85.5-1.0B26.726.723.618.511.27.3(1)与A相比,B的气温有何特点?(2)分析图中的两个水资源调入区缺水自然原因的异同点。【答案】(1)年均温高;年较差小。(2)共同点:年降水总量较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不同点:图1调入区春季升温快,蒸发强烈,春季降水少,降水年际变化大;图2调入区夏季降水少,地处背风坡,加剧干旱。【知识回顾】知识点一、南水北调的原因1.南水北调的必要性(1)自然因素:时空分布不平衡。从地域上看,我国水资源分布存在着明显的性,多少。从时间上看,我国北方地区降水的分配和变化较大。(2)社会经济因素:北方地区人口和占全国比重较大,工农业发达,但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南方地区的1/3,所以水资源矛盾极为突出。北方地区缺水问题还与和浪费严重有关。2.南水北调的可行性长江是我国第大河,年径流量稳定,季节分布也较,且流经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上游靠近干旱、半干旱区,中下游域与最缺水的平原相邻,地理条件有利于兴建从长江引水到北方的跨流域调水工程。1(1)不平衡、南、北、季节、年际。(2)耕地、供需、污染2、一、均匀、西北、华北。知识点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1.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到黄河上游。工程位置在高原,地势高于西北和华北地区,可以供水,但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和部分地区补水。2.中线工程:工程位置从第三级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中游水库和三峡库区引水,可自流供水给的大部分地区。3.东线工程:从长江北岸的扬州江都抽水站引水,向北沿京杭运河到天津,另一支到胶东。工程位置位于第级阶梯东部,在黄河以南,因地势高低,需抽水北送。(1)青藏、自流、西北、华北(2)丹江口、华北平原(3)三、北、南知识点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1.积极意义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实施后,将缓解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促进其发展,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供水条件和环境,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①社会效益: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可进一步改善区的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同时可以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②经济效益:大大促进供水区的经济发展。③生态效益:增加供水区城市生活、工业用水,改善卫生条件,有利于城市环境治理和绿化美化。缓解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控制地面。使区域生态环境向方向发展。北方、经济、生态、①调入③地下水位、沉降、良性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经东线调水区为例①长江径流减少,会引起海水,河口盐度,影响长江下游水质。②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使航道淤塞。③调水会对江淮地区的水生生物带来不利影响。④由于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地下水位,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⑤东线工程范围内大量的_______________会降低水质①倒灌,升高。②淤积加重④低洼,较高,盐碱化⑤污水排放。【合作探究】1.华北缺水的主要原因?北方缺水问题对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1、原因:华北地区降水总量不大,地表径流量小,蒸发强;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经济发展过程中,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因而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影响: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沿海地区海水倒灌。湿地、湖泊面积减小,环境自净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2.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不足.除了南水北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