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透镜及其应用考点一透镜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1)凸透镜:镜片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镜片中间薄、边缘厚.(2)五个概念主光轴:如图甲所示,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如图甲中的CC’光心: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如图甲中的O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如图甲中的F.焦距:光心到凸透镜焦点的距离.如图甲中的f(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大。)像距: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物距: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2.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二、题型、技巧归纳1.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线通过凹透镜一定不会相交B.光线通过凸透镜一定能会聚于一点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D.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2.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火种,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其位置。3.有下列几种常见的镜子: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面镜,D.凸透镜,E.凹透镜。其中发生光的反射的是;发生光的折射是;能会聚光的是;能发散光的是。(填字母代号)4.完成下列透镜的光路。考点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一、知识点梳理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距成像性质像距应用u>2f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照相机u=2f倒立等大的实像v=2f2f>u>f倒立放大的实像v>2f投影仪幻灯机u=f不成像uf,但蜡烛接近焦点,物距较小,像在很远处,光具座不够长。(4)u=f,不成像。4、测焦距方法(1)光照法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与白纸之间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出白纸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2)远距离成像法(粗略测焦距)(u>10f)可使稍远处的窗(物距足够大,u>10f时),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出凸透镜中心与光屏间的距离,近似等于焦距。(3)等距离成等大像法(u=2f)将光屏与物分别放在透镜的两侧,调节三者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呈现一个与物等大的清晰的像,此时u=v=2f,用刻度尺测出凸透镜中心与物体(或光屏)间的距离,记为u(u=2f),则焦距f=u/2二、题型、技巧归纳透镜的作用及其成像尤其透镜相关知识点的考查是光学的重点与难点同时也是中考命题的重点.5.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看到实像时有光进入人眼,看到虚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C.实像是缩小或放大的,虚像都是放大的D.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6.小阳同学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观察到在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放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5cmB.10cmC.15cmD.25cm7.小刚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1)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的实像。(2)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的实像。(3)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42cm刻度线处,小刚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的像。知识点三眼睛与眼镜1.眼睛: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2.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