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科学艺术【自主学习】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普遍使用和,汉代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名著。2.南朝祖冲之编制的《》是当时最精确的历法。他首次将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他的数学名著《》成为官定的算术教科书。3.战国时期的《》,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我国从战国到秦汉之际逐渐形成完整的,用来安排农业生产,西汉武帝时制成《》,确立了我国后世农历的基本框架。4.北魏著名农学家撰写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学名著。5.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写成《》,代表了当时地学著作的最高水平。【要点破解】要点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点。要点点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但是文化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他继承了秦汉以来的文化传统,又开启了隋唐盛世的辉煌,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例1】(2010山东威海中考,4)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我国著名科学家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因为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A.近五百年B.近七百年C.近一千年D.近两千年解析:此题是一道基础考查题,考查的历史记忆能力。依据课本知识可知,这一成就领先世界近一千年。故答案是C项。要点二:祖冲之、贾思勰等杰出科学家获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要点点拨:祖冲之、贾思勰等杰出科学家获得成功的关键,主要从刻苦专著、注重实践、虚心吸取前人的经验、勇于创新的治学精神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刻苦专著主要是指他们的钻研精神,注重实践主要是指其成果来源于实践,虚心吸取前人的经验主要是指其成果是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勇于创新主要是指其创造发明的精神。【例2】(2010广西贵港中考,3)下列关联错误的是()A.华佗——医生B.李冰一一都江堰C.郦道元一一农学家D.小篆一一秦朝通用的标准字体解析:此题为一道组合选择题,考查的是选错题。经分析,郦道元编注有《水经注》,是一个地学家。所以,选项C为错误答案。小魔棒:关于数学、天文、地理、农学的成就可用顺口溜记忆——南朝“冲之”爱科研,数学天文有贡献,精确计算圆周率,领先世界近千年。著书《缀术》有功绩,计算年时差无几,北朝有个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他写,郦道元写《水经注》,地理学中是专著,后人给王送美誉,尊称他为大“书圣”。【同步导练】基础•起步1.《老子》中有“善数者不用筹策”一语,说明我国已经普遍使用算筹出现在()A.“上古三代”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魏晋时期2.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名著是()A.《九章算术》B.《缀术》C.《齐民要术》D.《水经注》3.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诞生在()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南朝时期D..北朝时期4.《太初历》制成时的西汉皇帝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5.《九章算术》的成书是在()A.商朝B.西周C.汉代D.南朝6.从战国到秦汉之际逐渐形成了完整的()A.“十进位”制B.历法体系C.天文学体系D.二十四节气7.识读右图,完成:(1)右图中的历史人物是我国时期的著名科学家。(2)他编制的《》是当时最精确的历法;他的数学名著《》在唐朝初年被列入“算经十书”,成为官定的算术教科书。综合•提升1.记载“若水旱不调,宁燥不湿”的著作是()A.《齐民要术》B.《水经注》C.《九章算术》D.《太初历》2.最早将圆周率的值精确到小点后第七位的我国数学家是()A.刘徽B.祖冲之C.刘歆D.落下闳3.以下几位历史人物没有参与《太初历》编制的是()A.祖冲之B.司马迁C.邓平D.落下闳4.在下列叙述中,最正确的是()A.秦代的《九章算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名著B.春秋时期,魏国人石申写的《天文》8卷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C.南朝宋齐之际的祖冲之编制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精确的历法D.北魏农学家郦道元撰写了我国现在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学名著5.如果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下列作品对你帮助最大最让你感兴趣的是()A.《缀术》B.《齐民要术》C.《水经注》D.《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