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1.理学的创立(1)背景(2)概念: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又称新儒学。(3)代表2.理学的成熟(1)标志:朱熹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2)概况类别内容理气论①理先于气,理比气更根本;②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③万物之理终归为一,就是“太极”中的阴阳变化修养论①教育要“慎思明辨,格物致知”;②“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③强调要有社会责任感社会政治理论①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②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理学的成熟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核心论点:理学将封建伦理道德(天理)与人的个人欲望需求(人欲)对立起来,从封建伦理道德角度扼杀人性,儒学发展走向成熟。(3)朱熹地位及影响①注解《四书》,使之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②作为一代儒学宗师,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3.理学的发展——陆九渊开创心学(1)主张(2)影响及地位:心学的开创者,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1.科技:宋代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北宋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2.文学(1)宋词是宋代文学的代表,可合乐歌唱,有词牌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北宋有婉约派词人柳永和豪放派词人苏轼,南宋有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和豪放派词人辛弃疾。(2)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代表,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两大类,题材广阔,语言幽默通俗,明快泼辣,形式活泼。代表作是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宋词的特点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词)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核心论点:宋词娱乐性强,更加平民化、世俗化,促进了词的繁荣。3.艺术(1)宋代书法艺术的代表是“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2)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主要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3)自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一人主唱、曲牌联套体的戏曲音乐,成为元杂剧的核心艺术形式。【图解历史】“理学”的含义核心观点:理学是儒学发展到宋代的体现,是儒学的思辨化和哲学化的体现。【教材补遗】理学理学又名道学,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理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至南宋末期被采纳为官方哲学。理学的出现对后世政治、文化教育、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图解历史】1.宋明理学核心观点:宋明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更加强调伦理道德的核心地位。2.古代中国科技核心观点:四大发明在中西方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说明科技发挥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教育等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的发展。【教材补遗】市民文学封建社会后期,为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又称为城市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的社会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它是12世纪以后随着工商业中心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反映市民思想感情的世俗文学。【微点拓展】宋词繁荣的原因(1)城市工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2)市民阶层的扩大及其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有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3)两宋社会矛盾的尖锐,文学家更能用词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易错点拨】元曲≠元杂剧元杂剧是一种戏剧形式,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包括歌唱、对白、舞蹈、场景等诸多要素。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两大类。【教材补遗】中国画的类型及特征(1)文人画: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