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化学反应和质量守衡第二课时课前检查:1、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2、请分别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和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3、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教学目标: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了解质量守恒定律,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认识在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质量总和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培养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了解质量守恒定律。教学难点:了解质量守恒定律。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生活现象。教学过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演示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称量记录:反应前的总质量(锥形瓶+空气+白磷)是克。反应后的总质量是克。实验小结: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是。演示实验: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称量记录:反应前的总质量(烧杯+试管+两种溶液)是克。反应后的总质量是克。实验小结: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是从这两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这个结论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律内容:在化学反应中,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既相等。问题讨论:(1)铁生锈后质量大于铁的质量,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2)蜡烛燃烧后总质量是否变化?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守律?两点注意:(1)是指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生成物的总质量应包括全部生成物(沉淀或气体)的质量。问题: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从微观角度看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呢?演示:水电解和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示意图,观察反应物的原子种类和总数与生成物的原子种类和总数是否相同?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反应前后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3、质量守恒定律在宏观上表现为: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当堂评价: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为什么?2、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减少了。为什么3、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用A+B=C表示)。现有12克A与32克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A、44克B、32克C、22克D、12克能力:4、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用A=B+C表示),当一定量A加热片刻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是()A、12克B、44克C、56克D、100克5、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24克镁关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质量为16克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从质量守恒定律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6、根据化学方程式:3AB+C2B3=2C+3X确定X的化学式()A、BA2B、A2BC、AB2D、A3B6拓展延伸:1、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元素和元素。2、24.5克高锰酸钾和5.5克氯酸钾混合加热一段时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2.5克,则制得氧气的质量为()A、7.5克B、2.0克C、14.1克D、9.6克3、在化学反应A+B=C+D中,已知25克A与1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克C,当反应有6克D生成时,参加反应的A是()A、10gB、5gC、25gD、20g巩固练习:1、在中,等于。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里的重新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反应前后和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必然相等。2、在化学反应中①原子的种类②原子的数目③分子的数目④元素的种类⑤物质的种类肯定没有变化的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红磷质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质量一定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