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物质的三种状态学案苏科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物质的三种状态教学内容:1.物理学中,把物质由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由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固体升华时要_____热;气体凝华时要_____热。2.自然界中的一般物质都存在、、三种状态。常温下,铁、铜是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蒸气是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水银是体,没有一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同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重点、难点:1.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2.能利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热现象。3.知道水的循环过程。4.知道节约用水的意义。【典型例题】例题一:现在的宾馆、饭店的洗手间里往往装有感应式热风干手器,洗手后把手放在下面,热烘烘的气体吹出来,一会儿手就被烘干了,这是什么原因?分析与解答:此种热风干手器,其工作原理相当于电吹风,内部有电阻丝和电风扇,工作时会吹出热风。把手烘干,就是要使手上的水分蒸发,而提高温度和增加空气的流通速度能加快水分的蒸发速度。这就是手很快被烘干的原因。例题二:什么是“干冰”,它有何用途?分析与解答:“干冰”并非通常所说的固态的水,而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它的特点是从固态的二氧化碳可以直接升华成气态的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大量的热,利用此特点,可以用来作强制冷剂,在医药、科研上有大量的应用。【模拟试题】1.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冰,这是现象。但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因为冰为水蒸气。2.利用干冰的,可以使运输途中的食品保持低温,从而防止食品腐烂变质。3.白炽灯使用的时间长久了,就会发现灯泡变黑了,这是因为钨丝温度升高后,先成钨蒸气,随着温度的降低,又成固态钨,附着在灯泡壁上。4.利用冰能制冷,可以防止饭菜变馊,但是要注意,由于冰块吸热,使冰周围的空气变冷,冷空气比热空气重,要往下沉,所以冰块应该放在饭菜的(上/下)面。5.铁匠师傅打铁时,将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会听到“嗤”的一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烟”。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和。6.填写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1)清晨出现雾,这是现象(2)废铁加热变成铁水,这是现象(3)深秋晚上“下霜”,这是现象(4)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这是现象(5)寒冷的冬天,公园里的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少,这是现象7.利用蒸馏的方法从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中提取酒精,依据的是酒精和水的不同,在整个提纯过程中包括和两个物态变化过程。8.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为了节约用水,农村的一些地区采用了科学的灌溉技术,即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这样做的好处之一就是减小了水面上空气的,从而减慢了水的。9.写出下面现象中的吸热或放热情况:(1)没有汗腺的狗,只得伸出舌头,大口大口地喘气,靠加快呼吸、增加呼吸量来热量。(2)下雪时要热量,化雪时要热量。(3)夏天喝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目的是热量。(4)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时会液化成雾或露,要热量;雾和露消散时要热量。10.某物质从50℃开始熔化,直到65℃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11.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是江、河、海、湖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而来的。当夜间气温降低时,白天在空气中形成的水蒸气会在夜间较冷的地面、花草、石块上成小水珠,这就是露水。如果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当温度降低时,水蒸气就成小水珠附着在这些浮尘上面,这就是雾。12.深秋或冬天的夜晚,当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放出大量的热而直接在地面、花草、石块上迅速而形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13.当含有很多水蒸汽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遇冷成小水珠或成小冰晶,这些小颗粒很微小,能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云。14.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不断成水蒸汽再到冰晶上,小冰晶变得越来越大,当上升的气流托不住它时,冰晶就会从天上落下来,如果在下落过程中的温度低于或接近0℃,就形成雪。如果温度高于0℃,冰晶就形成雨。15.小水滴在空气对流中遇冷成小冰雹块,小冰雹块在流动过程中又与小冰晶、小水滴合并,形成大冰块,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气流无法支持,降到地面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