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三个代表”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三个代表”基本内容。(重点)2.掌握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难点)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提示:详细阅读教材P108—110,在课本中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并用铅笔划出来,圈出一些关键词,再把此问题写在课本中这些答案的对应位置。独立完成并熟记,背下带※的问题。)1.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性。P108※2.“三个代表”的基本内容。P1083.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P1084.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原因、体现及所做努力。P109※5.科学技术的重要性。P109(同P33第一段)※6.党和政府加强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措施。P110三、【易错知识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由党的性质和我国的国情决定的。3.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四、【合作探究】(2016云南)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1)请把下图内容补充完整。(2)请你就如何解决右图这些问题,分别向国家、青少年提出合理化建议。2015年,云南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请仔细阅读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3)你从上图中可以获取出哪些信息?请概括出我省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提示:从经济建设、党的宗旨、科学发展观、共同富裕4个角度作答)第十五课“三个代表”第一课时四、【合作探究】参考答案(1)创新、共享。(2)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积极贯彻“四个尊重”方针,推动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等。(3分)青少年: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3)①2015年我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且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②我省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大幅减少。这表明云南省贫困地区经济较快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③云南省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从经济建设、党的宗旨、科学发展观、共同富裕4个角度作答。五、【收获感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体会、感悟)到什么?六、【巩固提升】1.(2016聊城)近年来,无论是创客、互联网+、创新2.0等新概念,还是诸如劳动光荣、创造伟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类的语言,在各种媒体和领导人的讲话中,成了高频词汇。这表明(B)①创新正在成为时代的强音和主旋律,正在成为国家的中心工作②生活的每一领域,生命的每一步都呼唤着创新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④创新是时代的召唤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某市“一号民生工程”决定在全市累计投入25.02亿元,全面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学生食堂建设工程、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和学校畅通工程“四大工程”,大力改善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一号民生工程”的内容体现了(D)①党和政府已经把振兴教育事业作为国家工作的中心②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促进教育公平③党和政府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促进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④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3.2015年5月,我国自主研发的旋转导向系统和随钻测井系统联袂完成钻井作业,这代表着当今世界钻井、测井技术的最高水平。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同时拥有这两项技术的国家。这说明(B)A.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水平处于世界前沿B.我国科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C.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最终要依靠教育创新D.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4.2015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秉性、发展进步的动力,人民是创新的主体,创新引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未来。对于创新重要性理解正确的是(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