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渐落实应用板块训练粤教版必修2(时间:40分钟满分:47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苔藓/鞭笞牛犊/渎职佣钱/雇佣B.纨绔/执著勃发/悖论古刹/刹车C.暮年/羡慕蜗牛/坩埚盛世/盛饭D.骤然/驰骋枯寂/骷髅倾轧/轧钢解析:A项,tái/chī,dú,yòng/yōng;B项,wán/zhí,bó/bèi,chà/shā;C项,mù,wō/guō,shèng/chéng;D项,zhòu/chěng,kū,yà/zhá。答案:B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时间我觉得比空间更为________,犹之时间艺术的音乐比空间艺术的绘画更为________。因为空间姑且不追究它如何广大或无限,我们总可以把握其一端,认定其一点,时间则全然无从________,不可挽留,只有过去与未来在渺茫之中不绝地相追逐而已。A.不可思议神秘把握B.不可思议秘密掌握C.不可理喻神秘掌握D.不可理喻秘密把握解析:不可思议: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不可理喻: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神秘:难以捉摸,高深莫测。秘密:有所隐蔽,不为人知。把握:抓住,对象多为抽象事物,如时间、机会等。掌握:控制,主持。答案:A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老气横秋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A.不知不觉B.天真烂漫C.野心勃勃D.老气横秋解析:D项,“老气横秋”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此处应用“血气旺盛”。答案: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铁道部自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火车票实名制”明确规定,旅客须持车票与票面所载身份信息相符的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进站上车。B.在两会的遏制态度、刚性需求几乎消耗殆尽以及投资需求的观望气氛等因素的影响下,高房价如何调整备受关注,楼市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拐点。C.中国电信关于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垃圾短信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对涉及的违反集团相关规定的基层企业进行了调查处理,以此表明治理的决心。D.新成立的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将为我国航空的发展制定总体战略和阶段性规划,为航空领域重大工程项目提供战略咨询和决策依据。解析:A项,成分残缺,连词缺漏,在“车票”后加“和”;B项,成分赘余,“几乎”与“殆”重复;C项,语序不当,应把“中国电信”放在“给予”前面,“关于”作状语,必须放在句首,用逗号隔开。答案:D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碾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________。废墟是课本,________;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今天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________。①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②没有今天就无所谓昨天和明天③让我们把立体的事情读成平面④让我们把平面的事情读成立体⑤因此废墟是起点⑥因此营造是起点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⑥D.①④⑤解析:依据阐述对象一致,选①;构成比喻的相似关系,选④;前后照应,选⑤。答案:D二、类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时间怎样地行走迟子建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着的一道风景。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常梦着时间,我们的作息似乎都受着它的支配。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得做课间操,得被父母吆喝着去睡觉。虽然说有的时候我们还没睡够不想起床,在户外的月光下还没有戏耍够不想回屋睡觉,都必须因为时间的关系而听从父母的吩咐。他们理直气壮呵斥我们的话与挂钟息息相关:“都几点了,还不起床!”要么就是:“都几点了,还在外面疯玩,快睡觉去!”这时候,我觉得挂钟就是一个拿着烟袋敲着我们脑门的狠心的老头又凶又倔,真想把它掀翻在地,让它永远不能行走。在我的想象中,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家长,严厉古板。但有时候它也是温情的,在除夕夜里,它的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