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1课 师说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VIP免费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1课 师说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1/6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1课 师说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6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1课 师说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3/6
【创新方案】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师说落实应用板块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时间:40分钟分值:67分)一、基础巩固(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或师焉,或不焉C.君子生非异也D.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解析:A项“受”通“授”;B项“不”通“否”;C项“生”通“性”。答案:D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A项,名词,老师/动词,学习;B项,名词,疑惑/形容词,糊涂;C项,都是动词,学习;D项,名词,道理/名词,方法。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D项,连词,表顺承。A项,第一个“之”,宾语前置的标志;第二个“之”,代词,代指“道”。B项,第一个“其”,代词,那些;第二个“其”,语气词。C项,第一个“乎”,介词,相当于“于”,可译为“比”;第二个“乎”,助词。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古之学者必有师解析:A项,所以:古,用来……的;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C项,小学:古,小的方面要学习;今,对儿童少年进行初等教育的学校。D项,学者:古,泛指求学的人;今,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答案:B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属于意动用法的一项是()A.则群聚而笑之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渔人甚异之D.吾从而师之解析:A项,“笑”没有活用,动词,是“讥笑”之意。答案:A6.下列各句中与“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不拘于时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而耻学于师解析:A项,判断句;B项,被动句;C项,宾语前置句;D项与例句均为状语后置句。答案:D7.下面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师说”,就是谈谈从师求学的道理。B.第1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以及有道者为师的道理,是全篇论证的中心,下文都紧扣这一论题展开议论和批判。C.第2段以对比的方法借古非今,针砭时弊,着重批判了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正面论证为学必从师的中心论点。D.本文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阐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抨击了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了思想障碍。解析:C项中“从正面论证”应该是“从反面论证”。答案:C8.将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2)(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3)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专门研究,如此罢了。二、类文阅读(2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问说刘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古之人虚中乐善,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1课 师说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