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实验一长度的测量1.关于实验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是由于测量不仔细或测量工具不精密产生的B.实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采用精密仪器或改进实验原理和方法来减小误差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系统误差D.采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可以减小偶然误差解析:在实验中因设计原理错误,使用仪器出现故障,操作规程不当,实验条件不能满足要求所造成的偏差,称为错误,而不是误差.在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无论仪器的精密度多高,误差依然存在.系统误差是由实验仪器本身不精确,或实验方法粗略,或实验原理不完善而产生的.其特点是:多次重做同一个实验,误差总是同样的偏大或偏小.减小的方法校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完善实验原理.偶然误差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测量仪器、被测物理量的影响而产生的,其特点是:多次重做同一个实验时,误差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减小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还可采用图象法处理.答案:BD2.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某一物体的长度,如图1-5-7所示,下述记录结果正确的是()图1-5-7A.3cmB.30mmC.3.00cmD.0.03m解析: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mm,测量时可准确测量到mm位,还可估读到mm的下一位0.1mm,若用cm做单位,应准确测到0.1cm,估读到0.01cm,故应选C.答案:C3.一种游标卡尺,它的游标尺上有50个小的等分刻度,总长度为49mm.用它测量某物体长度,卡尺示数如图1-5-8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图1-5-8解析:50分度游标卡尺的精确度为0.02mm,主尺上的读数为41mm,游标尺上的第10格与主尺刻度对齐,则该物体的长度为41mm+10×0.02mm=41.20mm=4.120cm.答案:4.1204.游标为20分度(测量值可准确到0.05mm)的游标卡尺示数如图1-5-9所示,两测脚间狭缝的宽度为________mm.用激光照射该狭缝,在屏上出现衍射条纹,如果减小狭缝的宽度,衍射条纹的宽度将变________.图1-5-9解析:以游标尺上的0刻度线为准在主尺上读出整毫米数为L1=0,游标卡尺第3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的刻度线对齐,故其读数为:L2=3×0.05mm=0.15mm.狭缝的宽度为L=L1+L2=0.15mm.由于狭缝宽度很小,故出现明显衍射现象.减小狭缝宽度,衍射现象会更明显,条纹宽度变宽.答案:0.15宽5.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两位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1-5-10甲、乙所示.测量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1-5-10答案:乙6.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读数为10.55mm,则游标尺上的第________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的________mm刻度线对齐.解析:据20分度游标卡尺的原理可知:游标的零刻度线在主尺上10mm,再向后延0.55mm,0.55mm的读数是游标尺的第11条刻度线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11个游标的刻度线的实际长度为11×0.95mm=10.45mm,故游标的第11条刻度线与主尺上21mm刻度线对齐.答案:11217.(·宁夏,22)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圆柱体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体的直径d,示数如图1-5-11所示.由图可读出l=________cm,d=________mm.图1-5-11解析:本题中游标卡尺是10分度的,可精确到0.1mm,其中主尺读数为2.2cm,游标尺读数3×0.01cm=0.03cm.故l=2.23cm.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读数6.5mm,可动刻度读数0.360mm,d=6.86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