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教学案新人教版教师寄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学习目标】1.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结果。2.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学习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学习过程】一、阅读课文自主完成知识网络1、三大改造的对象指的是对、、的改造。2、对农业的改造:原因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业影响了,农产品满足不了的需要;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走和的道路。3、对手工业的改造:引导个体手工业者参加。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行和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5、三大改造的时间:年到年底。6、三大改造的实质:把转变为7、三大改造的意义:8、三大改造的缺陷:二、合作探究(发挥集体智慧)1.三大改造包括哪三个方面?实质是什么?2.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远动?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3.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什么?有什么意义?4.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三、达标训练1.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形式()A.互助组B.农业生产合作社C.人民公社D.家庭联产承包制2.我国农村实行农业合作化的原因()A.封建土地制度阻碍生产力的发展B.我国按苏联模式发展社会主义C.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工业化的需要D.片面强调公有化的作用3.新中国对资本家占用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是因为()A.国家经济实力不足B.考虑国际影响C.民族资产阶级拥护宪法,接受社会主义改造D.民族资产阶级对国家无所贡献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A.1949年10月B.1953年初C.1956年底D.1957年5.三大改造的实质是()A.发展生产力B.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C.变革阶级关系D.切断通向资本主义途径6.认为到1956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依据是()A.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任务B.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7.“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A.实行股份制B.廉价收购C.赎买政策D.无偿没收8.(2010·广东揭阳)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建立起来的是()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B.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C.1954年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9.(2010·广东)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1954年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出现在()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10.(2010·福建宁德)有人问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为什么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他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A.对农业的改造B.对手工业的改造C.对养殖业的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