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一、黄埔军校的创建1.创办: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又称黄埔军校。2.领导人(1)军校总理:孙中山。(2)校长:蒋介石。(3)党代表:廖仲恺。(4)政治部主任:周恩来。3.特点: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4.意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二、“光荣北伐武昌城下”1.开始时间:1926年7月。2.打击目标: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股军阀势力。3.战略方针:集中兵力、各个歼敌。4.主要战役:汀泗桥战役和贺胜桥战役。叶挺独立团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5.战争结果:歼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北伐战争取得巨大的成功。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背景: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勾结国内外反动派,发动了四一二政变。2.时间及地点: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3.性质:它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4.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问题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原因是什么?探究:可从国共两党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两方面来分析。(1)必要性:国民党方面,孙中山为了反对北洋军阀统治,领导过多次革命运动,但均以失败而告终,孙中山为了寻求继续革命的道路,需要新思路、新方法、新的支持力量。共产党方面,工人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不能单枪匹马、孤军奋战,必须寻找同盟军。(2)可能性:孙中山是一位有崇高威望和久经考验的革命领袖。国民党在当时是代表进步力量的政党,而且拥有武装力量和活动基地,群众面广,社会影响大。【问题2】北伐战争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探究:(1)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2)北伐战略方针正确。(3)国民革命军广大官兵英勇杀敌,特别是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4)各地工农群众的支持。1.孙中山说:“今天在这个地方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位于()A.广州B.长沙C.武汉D.上海2.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的校长是()3.1924年11月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的是()A.周恩来B.蒋介石C.廖仲恺D.叶挺4.广东国民政府进行北伐意在()A.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B.推翻资产阶级统治C.巩固广东根据地D.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5.小明同学是惠州人,他自豪地说:我家乡有一位名人,是率领“铁军”独立团屡建战功的北伐名将。请指出他是谁()6.下图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的老照片。请问,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是()A.人民的政府B.农民的政权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D.工人阶级政权7.2010年6月16日,为纪念黄埔军校开学典礼86周年,某电视台播出了纪实片《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下图)。张晓珂同学看到了电视中的下列两段材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材料一今天是本学校开学的日期。我们为什么有了这个学校呢?为什么一定要开这个学校呢?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打倒军阀列强,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希望我们大家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要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为救国救民的事业而献身。——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材料二黄埔军校的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1)黄埔军校是谁在何时创办的?(2)此人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3)从这副对联中可以看出,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是什么?(4)黄埔军校的开办起到了什么作用?8.阅读下列材料: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建设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唯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且有被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剿灭卖国军阀之势力。——《北伐宣言》请回答:(1)材料中“卖国军阀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