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树立团队精神一、教材分析2004年下半年,我市将使用湖南版《思想品德》教材。该教材突破了旧教材以知识点为中心组织教材的模式,改变了旧教材平面说教的形式,它从学生的生活体验,注重师生平等对话,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探究、体验,促进了德育品质的内在生成。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的确发生了比较大变化。对学生而言,存在着发展的空间,对教师而言,创造的余地比过去大了。然而,这种“空间”、“余地”仅仅是可能,离现实或实现还有距离。一方面,教材客观所具有专长这各作用有限,所谓“情景创设”、“问题设计”大多以思维活动为主,而非实践活动,而且思维活动有的相当部分具有明显的定向性,激发不了学生太大的活动欲望;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按部就班,根本谈不上“创设的余地”;第三方面,如果我们的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缺乏兴趣,对思想品德老师缺乏信任,那么,达成教学目标将变得非常困难。本单元共有3章,意在鼓励中学生积极参与竞争的同时,体验团队生活,关注集体发展,理解合作竞争,培养团队精神。知识结构如下:——合理的竞争小荷争露尖尖角交往沟通——竞争不忘合作——换位思考树立团队精神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者交往品德——相互支持团结的价值团结就是力量适应社会的发展创建良好的班集体本单元教学落实的课程具体“内容标准”1、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2、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3、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学维护集体的荣誉与利益。二、学生分析我们的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他们在学习《思想品德》时,正确“定位”和积极的“入位”是非常重要的,定位主要是解决“我是谁”,入位则是在正确定位前提下的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学习态度,积极地“对号入座”,积极的求变、求发展。他们应该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面对成长中必然碰到的问题(成长中烦恼),勤于思考,乐于思考,乐于实践与体验,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关注自身作为社会一员的基本道德修养,权利意识,守法精神,以及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把活泼、健康的自我融入到逐步扩大的社会生活,以进步的自己去适应飞速发展进步的社会和迅猛发展的时代,进而能够为社会做点贡献。关于竞争与合作:我们的学生,处在激烈竞争的时代,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社会的熏陶和成长中的环境造就了争强好胜,却可能比较自私,想成功却怕吃苦,看重竞争的结果怕艰苦的竞争过程,碰到困难、挫折又容易受伤,甚至在竞争过程中采用不正当手段,总希望在同龄人中独占鳌头,但与人和谐共处、平等合作的意识比较淡薄。当然,由于现在社会和学校过分强化竞争,也有同学害怕竞争,面对社会、学业的竞争的压力,会产生焦虑和不安。竞争和合作都是现实社会的精神时尚,缺乏竞争或不正当,缺乏合作都是难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因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参与竞争合作,努力消除不合理的竞争行为,帮助学生树立人际协调意识,缓解实际存在的自我中心心理和行为,培养大度,宽容的胸怀,形成互助、互爱的人际,这是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关于换位和互助:在激烈竞争的年代,换位思考和互助支持,是社会的呼唤,在某个角度看,换位和互助缺失比较严重。与这相联系,与竞争、合作的表现相联系,我们的某些学生,一方面缺失换位和互助的品格,另一方面又从心地里强烈的呼唤换位和竞争。这种现象并不少见。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已非常明显,主要应该帮助学生突破自我,突破自我才以能实现换位和互助。关于团结和班集体建设:从小接受教育的学生,对团结是力量的认识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具体到个人和集体这种互动发展的关系时,是创造“英雄的团队”还是创造“团队的英雄”,会出现模糊或冲突。另外,理论的团队力量和实际的不完美的团队力量会有差距,对团队的要求和对自我的要求也有反差,甚至会怀疑团队的力量。因此,我们是应该提示这种矛盾的冲突,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至少是形成班级内部的主流思想。以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