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是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能力,古往今来的成才者,无一不是注意力很集中、精力十分投入的人。我国古代有一个《学奕》的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两个人同时跟一位著名的棋手学习下棋。其中有一个人在师傅教他下棋时,总是专心致志地学习;而另一个人则时常东张西望,心不在与焉。结果第一个人成了著名的棋手,而另外一个人则一事无成。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良好的注意品质对人的活动成败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幼儿教育教学效果,我们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注意力。一、有关注意的含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本身并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对于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过程都具有定向、组织和调节的作用。在幼儿期,幼儿注意力的培养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对于幼儿智力的发展将会带来很大影响。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产生和维持的心理状态。幼儿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则是经过意志努力自觉控制的注意。幼儿的有意注意正处于运步形成阶段,所以注意的稳定性差、范围小。幼儿的注意力受年龄特点的制约。幼儿心理学证明:“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只能集中3--5分钟:中班幼儿只能集中10分钟左右:大班幼儿能集10--15分钟。”二、培养幼儿注意力的途径(一)激发兴趣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幼儿的注意受其自身兴趣和情绪状态的制约,精神需要的迫切性也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直接兴趣是幼儿无意注意的源泉,幼儿的注意受其兴趣所左右。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幼儿在游戏和单纯完成任务两种不同的活动方式下,将各种颜色的纸分别装在与之同色的盒子平,观察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实验结果发现,在单纯完成任务的形式下,4岁幼儿能坚持17分钟,6岁幼儿能坚持62分钟;而在游戏中4岁幼儿可持续22分钟,6岁幼儿可坚持71分钟,而且分放纸条的数量比单纯完成任务时多50%。实验结果表明,孩子在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其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和稳定性较强。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进行。让幼儿不自觉的产生一种欲望,一种需求。比如,我在讲常识《颜色宝宝对对碰》时,我讲明要点,让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自己动手将红、黄、蓝分别混合,自己总结得出结论,并用自己得到的颜色给橘子、树叶等涂色。在活动中每个幼儿都神情专注的进行着自己的实验。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是谁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总会很投入、很专心。孩子也是如此。对幼儿来说,他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兴趣和情绪的控制。因此,我们应注意把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与培养注意力结合起来。(二)运用教具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制作新颖、直观的教具能够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一切新颖、直观、生动、具体的形象和不变的刺激物,都能够引起幼儿的注意。现在,多媒体技术已进入课堂,幼儿对这些现代化的设施非常感兴趣。生动、逼真的动画也极易引起幼儿的注意事项。如我在讲解《小动物怎么睡觉》这一活动时,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制作了课件。将故事《猴小弟学睡觉》制作成了动画片。小朋友都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双眼死死盯住大屏幕。当播放到小狗阿黄睡觉时,我带领小朋友趴在地毯上,将耳朵贴在地面上;学小蛇时小朋友都睁大眼睛,身体自转一周,再慢慢蹲下像小蛇一样盘坐在地上睡觉;看到小蝙蝠倒挂在树枝睡觉,初浩昌竟然将两手上举、头朝下,学的惟妙惟肖,其他小朋友也都随之模仿起来……故事讲完,当我再让小朋友学一学各种小动物是怎么睡觉的时候,他们很快做出相应的动作来,记忆颇深。这节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多媒体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教具,能够减轻幼儿的智力疲劳,有助于注意的稳定。如在教幼儿认识轮船的种类、外形结构和用途时,我利用教具向幼儿介绍了独木舟、木船、帆船、轮船、气垫船的发展进化过程,并组织幼儿讨论“帆船靠什么前进?”“用钢板做的万吨巨轮为什么不会下沉?”幼儿学习的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争着发言。最后组织幼儿折纸船,玩开船游戏,孩子们在动手动脑中对事物进行有意观察,有利于形成和发展幼儿的有意注意。(三)情感语言稳定幼儿的注意力语言是教师和幼儿沟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