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多媒体作品制作导航页的制作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初中信息技术》(下册)第八章第三节“制作多媒体作品”中的内容。主要包括:制作立体超链接按钮、理解超链接的基本概念并学会创建超链接、页面的优化及作品评价等。通过制作按钮和创建超链接,深化已经学过的内容。学生已经在word中学习了自选图形的插入,所以本节课主要学习运用自选图形制作立体按钮;学生在word中还学习了书签的链接,在小报目录页制作中也学过超链接,所以本课创建超链接的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超级链接的类型和链接路径的选择。导航页与一般的PPT页面相比,导航页要设置按钮和创建超链接,实现页面之间的快速跳转,以方便人们浏览,也为下一步学习网络知识打下了基础。二、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在制作超链接按钮及创建超链接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所以此部分内容以学生练习、实践为主,教师讲解为辅。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及自学能力的不同,教师要鼓励学生能依据学件进行自主探究,促进知识迁移,从而完成学习任务。考虑到初中生已逐步趋向成熟,理应逐步具备从系统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单一的技能,还要求他们能将这些技能整合在一起,设计出完整的作品。通过学习导航页的优化及作品评价能够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结合学生以上的情况,本课试图采用示范教学和有差异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将深化已学知识与学习新知识相结合。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导航页的一般制作。(1)学会制作超链接按钮;(2)理解超链接的基本概念,学会创建超链接;(3)页面的优化。2、过程与方法:(1)过程:演示制作好的导航页作品,讲解制作流程,指导学生操作;(2)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分组探究、个人操作完成导航页的制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多媒体作品的展示与赏析,体会多媒体的精彩之处,激发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参与作品创作的态度;(2)通过探究学习和对作品的评价,使学生体验导航页制作中的美、体验协作学习和相互交流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4、行为与创新:1、在导航页的制作中,体会以性能为主导,养成合理设计、规划的习惯;2、在按钮的制作和页面优化中既要关注作品的性能,又要体现一定的个性色彩。四、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作品的构思及总体规划;(2)按钮的制作及超链接的创建;(3)页面的优化。2、教学难点:(1)超链接路径的选择;(2)页面的优化与作品的评价。六、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差异的任务驱动法,讨论探究法,示范教学法。七、课前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教学课件和学件等。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知识回顾提示学生小学阶段及本课之前已学习的PPT制作的有关内容。学习了PPT的背景设置、自定义动画等;在Word中涉及到超链接的创建。知识回顾有助于本节课的实践操作。引入课题欣赏作品。讨论:1、作品有什么样的特点?2、展示的页面由哪些要素组成?从导航页的特点及构成角度赏析教师作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赏析作品,引出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导航页的制作(一)制作按钮与创建超链接参考学件,完成按钮的制作和超链接的设置。1、超链接按钮的制作制作两个圆角矩形方框,设置一定的格式,填充适当的颜色,并添加文本框。2、创建超链接所谓的超链接是指从源指向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它提供了相关联文件的路径。操作步骤:(1)创建立体按钮的超链接;(2)创建文本及图片的超链接。3、拓展(1)制作多种形式的按钮;(2)链接到“原有文件或网页”—在“查找范围”中进行选择或选择你想要链接的网页。(二)导航页的优化页面的整体修饰与优化。(三)作品评价指导学生如何评判与赏析作品。在教师准备好的学习平台上进行操作,以降低操作难度。1、在教师演示的基础上学生动手制作按钮。2、学生动手创建超链接,注意导航路径的选择。3、探究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制作精美并具有个性化的导航页。学会欣赏作品。运用学习平台以方便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完成操作。强调按钮制作及导航路径的选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