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华大学有这样的话:“只要方法正确,总会有突破瓶颈,柳暗花明的那一天。”那为什么有些同学看起来付出了很多,却成绩平平?是不够聪明吗?是缺少天赋吗?不,那都是借口。1.认真听课。这点很重要很重要。2.题海战术只对一部分学科有用。不要以为你做题好几本就一定能出好成绩。3.笔记很重要,对普通人,简单明了的框架图,解题思路就行了,学霸和这个正好相反。学霸越详细越好,因为学霸对解题,都有了一定的思路,解一般题和难题,没问题,80%-90%的分学霸都能拿到,包括难题,他们也能拿70-80%的分,他们缺的只是解难题和新式题型的点睛之笔。这和详细的笔记有密切的联系。然而普通人,问题出在根基。4.纠错对每个人,效果不同,纠错不是抄错题上的笔记,是重新做再对答案,尤其是理科。5.千万别因为讨厌老师而不学。老师如果很恶心,那么你得在上课听讲后再加倍自己努力,就是要让你看看,劳资不用你一样可以搞懂。6.回顾和积累笔记的主要内容,要去回顾,笔记中的小点,要去积累。笔记本是去翻的,不是记完扔的。2上海市松江区2019届中考语文二模试卷(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试卷共27题。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不计分。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造化钟神秀,。(杜甫《望岳》)2.,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3.向来枉费推移力,。(朱熹《观书有感》)4.,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5.日星隐曜,。(范仲淹《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6.诗歌作者是(人名),钱塘湖就是《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地名)。(2分)7.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水面初平”勾勒出潮水平湖堤的早春轮廓。B“早、新”二字描绘了莺和燕新来时的动态。C“渐欲、才能”表现出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D“行不足”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留恋。(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桃花源记(节选)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余人各复延至其家9.下列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问所从来”表明源中人对外人持有戒备之心。3B“与外人间隔”致使源中人不知道已改朝换代。C“皆出酒食”说明源中人生活富足且安于享受。D“不足为外人道”是源中人对外人的谦虚说辞。10.节选语段表现了桃花源的淳朴风尚,同时也表达出人们的愿望。(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终南之山有棘满径,枝柔而刺密。触之者恒胶结不可解①,不受伤不已。人畏其刺,咸迂其途避之。一人义形于色,蹇裳而入②,欲节节而断之。孰知左断于指,而右曳于臂,下钩其裙,上牵其袖,惫已甚。君子曰:“斯人之疾恶是矣,疾之而不以其道,苟持斧,求其本而艾之③,何棘不去?”【注释】①胶结:粘住。②蹇(qiān):撩起。③艾:同“刈”,割。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一人义形.于色形:(2)何棘不去.去:12.下列对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人的疾病是非常严重的B这人对害人的东西很痛恨C这人痛恨害人的东西是对的D这人的病恶化到如此程度13.斯人在断棘时“惫已甚”的主观原因是(用文中的语言回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5分)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工匠精神①两把菜刀摆在你面前,“张小泉”和“双立人”。②“张小泉”创建于1663年,当年用龙泉之钢铸造,六十六道工序,曾被列为贡品,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得过银奖,还是唯一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的刀剪类商品,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百年品牌。“双立人”创建于1731年,它所在的索林根小城地处德国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