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中不和谐现象的分析宁夏灵武市东塔学校郑旭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我校校领导的带领与指导下已如火如荼地进行了两年多,令本校的教师“鱼跃阔海、鸟飞高空”。我们欣喜的发现:如今的我们已经能准确、简明的定位教学目标了(两基目标)。有侧重的设计自学指导了,能针对学生的检测题,进行有效的第二次备课,使后教的实效性尤为突出,……为我校的教学呈现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在欣喜之余,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在此我对这些现象作出分析,与同行探讨。一、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重“先学后教”,轻“当堂训练”“先学后教”与“当堂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做到了“先学后教”,学生学习、理解新知识的时间缩短了,才能留出足够的时间“当堂训练”,才能使“先学后教”紧张、高效(即促进学生的责任感、紧迫感,使他们紧张地看书,理解知识。)。有人以为“当堂训练”不重要,可有可无,就忽视甚至取消“当堂训练”这个环节,如果这样那课堂上必然教师、学生轻松、必然浪费时间、效果不理想。其实,“当堂训练”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1982年洋思中学搞课改就是从“当堂训练”起步的,迈出了这一步,课堂教学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今,能不能“当堂训练”也是衡量学生能不能运用新知识形成能力,能不能当堂达到教学目标的标志。现如今无论是在我教学的科目中,还是听同行们的课中,我越来越感受到我们大家把“先学后教”这一环节搞的是越来越扎实了,“当堂训练”却无了踪影,如在我教学的五年级上册《交通与数学》中的“相遇”问题时,我让学生依据自学指导看书,学生看完后,我的第一道检测题,就是让孩子们1、举例说说什么是相遇?2、分析线段图中的等量关系。3、说说用方程怎样求相遇时间?问题解决了,学生也完成的很出色。紧接着又出了一道求相遇时间的检测题,他们也顺利的完成了,也到了该下课的时间了。表面上看起来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理解了,掌握了因为我们让学生把例题自学了,又让他们解决了自学中的疑难,等于两次学习例题,再加上一道检测题,就三次了,应该说效果是不错的,当堂训练就可有可无,其实不然,当课后我让学生完成练习时,他们中只有一部分完成的不错,达到了学习目标,可其他人怎么办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其他同行的课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我们一直以来都认为只要学生把例题弄懂、弄清楚了,他们就会做练习了。可当课下我们让学生做练习时,在批改时就暴露出了很多课堂上没有发现的问题,我们再抽出时间,给他们“补课”,此时的我们究竟是轻松,节省时间了,还是加负,浪费时间了呢?这就可想而知了。造成“当堂训练”缺失的另一个原因是,教师一节课教学的内容太多了,如听马老师的《有理数乘法》一课由于教师设计的例题太多,造成没有“当堂训练”的时间,那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当堂训练”这一环节,当课下练习发现出问题,再找时间去补,我们的孩子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我们必须把“先学后教”与“当堂训练”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真实的搞好课堂教学。二、教学中忽视“四清”造成差生数量呈上升趋势“先学后教”中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掌握得差不多了,还要通过“当堂训练”巩固所学知识和开发课程资源。在达标练习时要求学生独立限时完成,不能抄袭和看别人的作业,不能讨论,书写要规范,要像考试一样紧张。练习题分“基本题”和“提高题”,部分。学习好的学生做完基本题后可以做提高题,一般的学生要当堂完成基本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不留课后作业。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批改学生做的练习题,教师的卷面批改有两个分数:一个是全部批改完分,一个是工整分,培养学生做题准确迅速而又抄写工整的好习惯。原则上要求教师在下课前把学生的练习题全部批改完,做到“堂堂清”。通过当堂批改教师做到了心中有数:哪些学生已经会了,哪些学生还没有会。对于没有掌握的学生教师要在课间或自习时间给学生及时补课,做到“日日清”,这样就保证了每一位学生都不掉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我见到永威学校的课堂很紧张,堂堂就像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