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题目一:互赠图书新年快到了,五年级三个班决定互相赠送一些图书,三个班原有的图书数量各不相同。如果五(1)班把本班的一部分图书赠给五(2)班和五(3)班,那么这两个班的图书数量各增加一倍;然后五(2)班也把本班的一部分图书赠给五(1)班和五(3)班,这两个班的图书数量也各增加一倍;接着五(3)班又把本班的图书一部分赠给五(1)班和五(2)班,这两个班的图书又各增加一倍。这时,三个班的图书数量都是72本,问原来各班各有图书有多少本?分析与解:我们采用逆推与列表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在每次重新变化后,三个班的图书总数是不会改变的。由此,可以从最后三个班的图书数量都是72本出发进行逆推。(1)班、(2)班的图书各增加1倍后是72本,(1)班、(2)班的图书数量,在没有增加一倍时都是72÷2=36(本)。现在把(1)班、(2)班增加的本数(各36本)还给(3)班,(3)班应是72+36+36=144(本)。依此类推,求出三个班原来各有的本数。为了使逆推过程看得更清楚,我们采用列表的方式进行。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五(1)班原有图书117本,五(2)班原有图书63本,五(3)原有图书36本。为了保证解答正确,可根据题意,从最后求出的各班原有图书数量出发,按题目中三次分配办法进行计算,看看每班的图书是否最终都是72本。这样通过顺、逆两方面推导,可确保解题正确。题目二:小梅数她家的鸡与兔,数头有16个,数脚有44只。问:小梅家的鸡与兔各有多少只?假设16只都是鸡,那么就应该有2×16=32(只)脚,但实际上有44只脚,比假设的情况多了44-32=12(只)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把兔当作鸡了。如果我们以同样数量的兔去换同样数量的鸡,那么每换一只,头的数目不变,脚数增加了2只。因此只要算出12里面有几个2,就可以求出兔的只数。解:有兔(44-2×16)÷(4-2)=6(只),有鸡16-6=10(只)。答:有6只兔,10只鸡。当然,我们也可以假设16只都是兔子,那么就应该有4×16=64(只)脚,但实际上有44只脚,比假设的情况少了64-44=20(只)脚,这是因为把鸡当作兔了。我们以鸡去换兔,每换一只,头的数目不变,脚数减少了4-2=2(只)。因此只要算出20里面有几个2,就可以求出鸡的只数。有鸡(4×16-44)÷(4-2)=10(只),有兔16-10=6(只)。题目三猎狗发现北边200米处有一只兔子正要逃跑,拔腿就追。兔子的洞穴在兔子的北边480米,若兔子每秒跑13米,猎狗每秒跑18米,可怜的兔子能逃过这一劫吗?答案与解析:能。解:480÷13=36(秒),(480+200)÷18=37(秒)。因为36<37,所以兔子能逃过这一劫。数学小故事:(1)0和它的数字兄弟有一天,森林里面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它们长相很特别,动物们都很奇怪,要求他们一一介绍自己。第一个走出来一个瘦子,它说:“我是1,像支铅笔细又长”。接着又走出一个说:“我是2,像只小鸭水上飘。”第三个说“我是3,像只耳朵听声音。”“我是4,像面小旗随风飘。”“我是5,像支衣钩挂衣帽。”“我是6,像棵豆芽咧嘴笑。”“我是7,像把镰刀割青草。”“我是8,像支麻花拧一道。”“我是9,像把勺子能盛饭。”“我是0,像个鸡蛋做蛋糕。”他们刚介绍完了,小鹿又问道”你们中间谁最大?谁最小呢?”9站出来,很骄傲地说“我是9,我最大。”0耷拉着脑袋说“我最小。”“对,就是这个表示什么都没有的0。”9用冷淡的口气说道。9刚说完,动物们和它的数字兄弟都笑了。0更加不好意思了,动物们看到0这么没有用,都不愿意和它一起玩。它们在一起唱呀!跳呀!非常开心。突然一只大象在里面挣扎了很久,用了很大的力气总想爬上来,它爬呀爬累得满头大汗,腿也挂破了,鲜血直流。可是,怎么也爬不上来,它只好在里面大声“救命呀!救命呀!”动物们听到了,就纷纷跑到洞口边,想把大象救出来。数字1到9也来帮忙了。他们组成最大的数字987654321,显示了最大的力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把大象拉上来。这个时候,只听见后面有一个微弱的声音说道“我也来试试。”它们一看是0,就勉强的同意它也来帮忙。它们重新组成数字9876543210,它们的力量一下子就增大10倍。哈哈⋯⋯,一下子就把大象拉上来了。动物们都很感谢数字兄弟,同时也为冷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