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2.3“有机合成材料”质量检测练习题1/912.3“有机合成材料”质量检测练习题一、单选题1.201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核心是倡导良好的消费习惯.小明的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去超市购物,用布质购物袋B.网上购买大量闲置物品C.节假日随父母出游,经常开私家车D.外出就餐,超量点菜2.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A.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C.向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D.用肉眼观察3.下列选项中的物质所属类别正确的是()选项物质类别A空气、石油、干冰混合物B氮气、水银、臭氧单质C纯碱、烧碱、熟石灰碱D甲烷、乙醇、二氧化碳有机物A.AB.BC.CD.D4.葡萄糖(C6H12O6)属于()A.有机物B.氧化物C.酸D.碱5.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B.反应①会放出热量,而反应③能耗大C.反应②一定有盐参加反应D.图中涉及到的反应类型中包含置换反应6.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衣服上的汗渍、血迹及人体内排放的蛋白质遇到这种加酶洗衣粉都能被分解而去除。下列织物①羊毛衫②纯棉内衣③聚酯纤维大衣④桑蚕丝围巾。其中不宜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7.下列有关生活中的一些做法错误的是()A.被蚊虫叮咬后,为减轻痛痒,在皮肤的患处涂肥皂水B.棉纤维具有很好的吸水性、透气性及柔软等性能,用来做内衣材料C.用加热方法给盛装食品的聚乙烯塑料袋封口D.去除铝制器皿表面的污垢,用钢丝球反复擦洗表面,使其清洁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2.3“有机合成材料”质量检测练习题2/98.我国每年“安全教育日”普及安全知识.下列有关安全措施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用燃着的蜡烛进行试验B.烧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C.用聚氯乙烯(PVC)塑料保鲜膜包装食品D.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涤纶和羊毛点燃时都可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10.塑料的使用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由此也带来了严重的“白色污染”。下列解决“白色污染”的问题的措施中,不恰当的是()A.禁止使用任何塑料制品B.尽量用布袋代替塑料袋C.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D.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钢和碳纤维是天然材料B.钢铁在海水中不易锈蚀C.白色物质造成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D.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12.下列区分各物质的两种方案都正确的是()选项ABCD区分的物质矿泉水和蒸馏水18K黄金和黄金氯化铵和碳铵棉布和涤纶布方案品尝观察颜色闻气味点燃方案二肥皂水加入硝酸银溶液加稀盐酸观察颜色A.AB.BC.CD.D13.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主要成分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全棉内衣B.电木C.不锈钢餐具D.玻璃杯14.维生素、糖类、油脂、蛋白质四类物质中,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都含有碳、氢、氧、氮四种元素B.糖类习惯上可称为碳水化合物C.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D.都属于有机物15.类推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B.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D.碳酸盐遇酸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2.3“有机合成材料”质量检测练习题3/916.如图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服装布料的成分是纯棉B.该服装面料具有防火功能C.该服装面料的透气性较好D.该服装面料成分都属于合成纤维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缺钙易引起贫血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C.手电筒外壳破裂可热修补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施用效果好18.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鉴别方法A氧化铜粉末和铁粉用磁铁吸引B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加水后测温度变化C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