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专题一 为政以德活页规范训练 语文版选修《史记》VIP免费

高中语文 专题一 为政以德活页规范训练 语文版选修《史记》_第1页
1/6
高中语文 专题一 为政以德活页规范训练 语文版选修《史记》_第2页
2/6
高中语文 专题一 为政以德活页规范训练 语文版选修《史记》_第3页
3/6
一为政以德(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语(lùn)仆人(pú)何以伐为(wéi)B.社稷(jì)颛臾(zhuān)买椟还珠(dú)C.虎兕(sì)大禹(yǔ)分崩离析(bènɡ)D.后羿(yì)聚敛(jiǎn)偃仰啸歌(yǎn)解析A“”“项论应读lún”。C“”“项崩应读bēnɡ”。D“”项敛应读“liǎn”。答案B2.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B.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C.求!无乃尔是过与D.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解析A“”“”项共通拱,环抱,环绕;B“”“”项道通导,治理;C项“”“”与通欤,语气词。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3分)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格:区别B.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去:离开C.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劝:努力D.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若:像,如同解析A项格:至,来。这里指内心归依,心悦诚服。B项去:去掉。D项若:指示代词,这。答案C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1)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2)季康子问政于孔子(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4)子为政,焉用杀A.(1)和(2)相同,(3)和(4)相同B.(1)和(2)相同,(3)和(4)不同C.(1)和(2)不同,(3)和(4)相同D.(1)和(2)不同,(3)和(4)不同解析(1)于:在,介词。(2)于:向,介词。(3)焉:什么,代词。(4)焉:哪里,副词。答案D5.《论语》这部书是________学派的经典著作,主要是记录______时期我国著名的________家______及其________言行的书,全书共__________篇;内容涉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道理等方面。宋代朱熹把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编为四书。(7分)答案儒家春秋思想孔子弟子二十政治教育文学哲学处身立世《大学》《中庸》《孟子》6.名句填空。(5分)(1)____________,民无信不立。(2)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____________。(3)________,则安之。(4)________,____________;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答案(1)自古皆有死(2)不患贫而患不安(3)既来之(4)其身正不令而行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社稷之臣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则将焉用彼相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龟玉毁于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进见(2)这(3)扶着盲人走路的人(4)匣子8.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无乃尔是过与?(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既来之,则安之。(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们吗?(2)君子痛恨那种不直说想要做什么却一定另编托辞的做法。(3)把他们招来之后,就要好好安顿他们。9.孔子为什么说季氏讨伐颛臾是冉有和子路的过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专题一 为政以德活页规范训练 语文版选修《史记》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