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4章第3节《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无答案)-1-/4§4.3牛顿第二定律一、教学目标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4、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二、课前预习1、牛顿第二定律内容:。公式:2、牛顿第二定律反映了加速度与力的关系A、因果关系:公式F=ma表明,只要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物体就产生加速度,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B、矢量关系:加速度与合力的方向。C、瞬时对应关系:表达式F=ma是对运动过程的每一瞬间都成立,加速度与力是同一时刻的对应量,即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D、独立对应关系: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各力将独立产生与其对应的加速度。但物体实际表现出来的加速度是物体各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结果。E、同体关系:加速度和合外力(还有质量)是同属一个物体的,所以解题时一定把研究对象确定好,把研究对象全过程的受力情况都搞清楚。3、力的国际单位是,根据定义的。当物体的质量为1mkg,在某力的作用下获得的加速度为21/ams,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a,我们就把它定义为1牛顿。4、F(可以或不可以)突变,a突变,v突变。5、牛顿第二只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惯性参考系是指相对于地面静止或匀速的参考系;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6、tva是定义式、度量式;mFa是决定式。两个加速度公式,一个是纯粹从运动学(现象)角度来研究运动;一个从本质内因进行研究。7、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吗?三、经典例题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4章第3节《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无答案)-2-/4例1、一物体质量为1kg的物体静置在光滑水平面上,0时刻开始,用一水平向右的大小为2N的力F1拉物体,则(1)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大?2S后物体的速度是多少?(2)若在3秒末给物体加上一个大小也是2N水平向左的拉力F2,则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4秒末物体的速度是多少?(3)3S内物体的加速度2m/s2是由力F1产生的,3S后物体的加速度为0,那是说3S后F1不再产生加速度了?思考: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我们用力提一个很重的物体时却提不动它,这跟牛顿第二定律有无矛盾?为什么?例2、同步训练P62-变式练习3例3、一个物体,质量是2kg,受到互成120°角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都是10N,这两个力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大?例4、地面上放一木箱,质量为40kg,用100N的力与水平方向成37°角推木箱,如图所示,恰好使木箱匀速前进。若用此力与水平方向成37°角向斜上方拉木箱,木箱的加速度多大?(取g=10m/s2,sin37°=0.6,cos37°=0.8)例4【解析】因为匀速,受力分析分解后有:水平方向:fFF037cos1竖直方向:037sinFmgN可求得:Nf80NN4606040023446080(2)受力分析分解如图:竖直方向:因为竖直方向静止,所以竖直方向合力为0有:NfFF1F2GNfFF1GF2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4章第3节《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无答案)-3-/4mgFN037sinNN34060400水平方向:NNFF合21340234801mFa合=0.5m/s2四、巩固练习同步训练P62-变式练习1P63-基础巩固1、33、关于运动和力,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速度为零时,合外力一定为零B、物体作曲线运动,合外力一定是变力C、物体作直线运动,合外力一定是恒力D、物体作匀速运动,合外力一定为零3、【答案】D【解析】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联系,当然与合外力也没有必然联系。A错,如竖直上抛物体,物体在最高点时,速度为0,但加速度不为0;物体作曲线运动,说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0,但合外力不一定是变力,可以是恒力。如将物体水平抛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忽略空气阻力,则只受重力,加速度大小恒为g。B错;物体做直线运动只表示合外力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无法得知合外力大小是否变化,C错。【备用题目】1、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B、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