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规模化实施意见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紧紧围绕农业“422”工程,积极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现就年农业生产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性意见。一、指导思想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战略部署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粮食供求平衡,加大政策投入扶持力度,稳定主导粮食作物面积,扩大农作物间套种面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着力抓好农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二、目标任务及工作重点(一)稳定粮食油料基础产业。计划粮食播种面积42.5万亩,粮食总产量12.2万吨,其中:小春14.3万亩,产量2.34万吨;大春28.2万亩,产量9.86万吨。油菜籽播种面积1万亩,产量0.08万吨以上。(二)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一是茶叶生产按照“淘汰一批、改造一批、新植一批”的思路,抓好茶园建设,全县茶园面积稳定在10万亩,投产面积9万亩,产量6000吨,农业总产值1亿元,计划新植茶叶0.1万亩,低改茶园2.1万亩,丰产茶园建设0.25万亩,中幼龄茶园扶育0.5万亩。二是继续抓好甘蔗产业。以甘蔗高产创建、良种推广和吨糖田建设为重点,稳定甘蔗面积13万亩,新植2.64万亩,确保甘蔗农业产量50万吨。三是围绕打造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的目标,坚持“控”、“稳”结合,继续加大烟水工程、积极做好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作。全县烤烟指令性种植面积5.3853万亩,合同收购量13.5万担;香料烟生产要狠抓十大科技措施落实,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确保烟叶安全。全县计划种植香料烟1.3万亩,收购烟叶4万担。四是稳定推进蔬菜产业建设,计划种植面积3万亩(其中大棚蔬菜100亩)。五是继续抓好渔业生产,第1页共4页稳定养殖面积2.75万亩,渔业产量1100吨。(三)着力打造特色重点产业。围绕实现“基地建设规模化、龙头企业现代化、产业经营集约化”的目标,在认真抓好粮食、茶叶、蔗糖等产业的基础上,着力抓好、姬松茸、咖啡等产业的发展。(四)加快培植特色新兴产业。按照布局区域化,开发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县在开发培植特色新兴产业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使之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新产业。三、主要措施(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把水利建设作为今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重点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人饮安全工程、小农水续建工程、冬春修等水利工程建设。同时,依托中低产田地改造、烟水配套工程、甘蔗吨糖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加大土地复垦、整治和高稳产农田建设力度,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提高耕地质量。(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按照全市重大农业科技措施推广要求,重点抓好六大农业科技工程。良种工程:以“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种子的推广应用为主导,加速优良品种推广速度,发挥良种在农业增产增收中的重大作用。植物保护工程:突出生物多样性栽培和重大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防治,为农业提供科学保障。沃土工程:突出高稳产农田建设和测土配方施肥等节本增效技术的应用推广,切实提高耕地、肥料利用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绿色证书工程: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不断提高全县农民的转移就业能力和生产技能,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工作来抓。(三)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第2页共4页发展的方向。要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坚持“引外龙、扶强龙、兴小龙、育新龙”的方针,打破所有制、行政区域界限和隶属关系,着力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建立合理的与农民利益联结的机制,不断拓宽农业的内涵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