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钢材料——不锈耐酸钢不锈耐酸钢、耐磨钢和耐热钢,是3钟常见的特殊的钢材料。今天我主要想介绍一下不锈耐酸钢。不锈耐酸钢是不锈钢和耐酸钢的总称。通常称耐大气、蒸汽和水等弱腐蚀性介质腐蚀的钢为不锈钢。不锈耐酸钢简介称耐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为耐酸钢。二者在合金化程度上有差异,不锈钢不一定耐酸,而耐酸钢则一般均有不锈性,因此习惯上将不锈耐酸钢简称为不锈钢。用途种类据工业上主要用途,不锈耐酸钢分为不锈耐酸钢分为不锈钢和耐酸两种。在空气中能抵搞腐蚀的叫不锈钢;在各种侵蚀性强烈的介质中能抵搞腐蚀作用的钢叫耐酸钢。不锈钢并不一定耐酸,而耐酸钢一般却有良好的不锈性能。这类钢主要含铬、镍等合金元素,有和还含有少量的钼、钒、铜、锰、氮或其他元素。铬含量有的高达25%左右(含铬量在13%以下的钢,只有在腐蚀不强烈的情况下才是耐蚀的),镍含量高达20%左右。这类钢主要用于制造化工设备、医疗器械、食品工业设备以及其他要求不锈的器件等。历史不锈钢的发明是冶金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20世纪初,吉耶(l.b.guillet)于1904~1906年和波特万(a.m.portevin)于1909~1911年在法国;吉森(w.giesen)于1907~1909年在英国发现了铁-铬和铁-铬-镍合金的耐腐蚀性能。蒙纳尔茨(p.monnartz)于1908~1911年在德国提出了不锈性和钝化理论的许多观点。工业用不锈钢的发明者:含cr12~13%的马氏体不锈钢是布里尔利(h.brearley)1912~1913年在英国;含cr14~16%,c0.07~0.15%的铁素体不锈钢是丹齐曾(c.dantsizen)1911~1914年在美国;含c780mpa。为此,我们进行了热处理工艺探索。热处理工艺试验参考国外相关工艺,修正某些参数,获得符合要求的机械性能。同时,根据工厂的生产现状,进行一些必要的摸索,耐磨管道确定我们的生产方式与可行的热处理工艺。第1页共16页2.1生产工艺流程备料—固溶—冷镦—再结晶退火—去应力回火—切六角头—搓丝—清洗—稳定化处理—时效—着色上蜡。冷镦用耐热0cr15ni25ti2moalvb钢丝牌号化学成分符合gb/t1221或gb/t14992标准,固溶状态交货,室温硬度≥200hrw。为了达到m8螺栓丝坯尺寸φ7.02-φ7.05必须经过材料高温拉拔,这时材料硬度可达到38hrc以上,不能进行冷镦成型,应进行固溶处理,以达到软化的目的。固溶成品丝固溶温度采用990±10℃保温1.5h,然后水冷。固溶处理,就是将刚加热至高温,使碳化物得到充分溶解,然后迅速冷却,得到单一奥氏体组织。经固溶处理后,硬度最低、塑性韧度良好,硬度在17-20hrc,这时加工成型性能最好。固溶处理采用井式滲碳加热炉rq3-90-9d设备。通常耐热钢热处理保护气氛主要是氩气,但氩气难以购买。一般可用放热式气氛或氮基气氛,我们采用甲醇20-40d/min和氨气0.15l/h、或氮气0.30l/h保护,滴控式装置控制。(以下再结晶退火830-850℃加热;稳定化处理830-850℃加热,工序操作同)。该钢材固溶处理加热时多采用预热或分段加热,由于螺栓丝坯直径较小,加上形状简单,可在炉温到达工艺温度≤100℃(约900℃加热)时入炉。由于井式滲碳加热炉分上、下区控温,当炉内所有热电偶指示温度都达到工艺温度(990℃)时,开始计算保温时间90min。再结晶退火0cr15ni25ti2moalvb钢制m8*20、m8*45六角头螺栓是采用二模二冲(双击整模)冷镦机生产,冷镦成型后冷作硬化倾向比较大,可调缩孔必须进行再结晶退火,温度830-850℃、保温2-3h,使用设备rq3-90-9d,采用甲醇20-40d/min和氨气0.15l/h、或氮气0.30l/h保护。在该温度下加热时碳化物沿晶界及滑形线析出,硬度下降。后续再去应力回火700-710℃,保温2-3h,硬度在18-23hrc。虽然比冷镦后硬度只是略有下降,第2页共16页但由于奥氏体晶粒进行再结晶退火后,在冲床切六角头边时容易断屑,抗变形能力下降,cr12mov钢切边模使用寿命可达2万件以上。最后的热处理工艺六角头螺栓经搓丝完工,要经过清洗用碱性溶液洗净磷化膜,便于在热处理后着色(近似发黑颜色)。0cr15ni25ti2moalvb钢合金元素铬、镍含量相对较低,故抗氧化的温度仅在800℃以下,但是含弥散强化相形成元素(v、al、ti)量相对较高,在固溶体基体上可形成化合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