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艺术凸显学生能力———七年级下册市编教材《印章艺术》教学课例评析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中心中学邮编:315192何贤顺[背景分析]印章是书法与镌刻相结合,通过雕刻的技法来表现文字与图画美的艺术,是我国一项独特的、融实用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艺术瑰宝,更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文化符号。通过印章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和认同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并让他们树立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本教案是我于2008年5月份为了在区里上公开课而设计的,因为本节内容是市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专题二”中的第二节内容,是本专题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在前一节“食品雕刻”中,我们让学生运用刀具将食品原料进行雕刻,使学生认识了软质材料的特性,而后一节则是运用刀具对竹木材料的雕刻,让学生认识竹木材料的特性及对它们纤维的切割,而印章则是运用篆刻刀对软石质材料的加工,我们除了让学生认识中国印章文化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并掌握软质石料的特性,掌握各种执刀法、运刀法及刻制印章的具体步骤,并结合北京奥运会时代特性进行艺术设计和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等得以进一步提高。[活动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感受我国印章艺术魅力并掌握它的制作过程。2.认识不同的执刀法和运刀法并在制作过程中使用。3.自己刻制一方印章作品并加以探索发现。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我国的传统艺术之情。重点难点:1.设计印稿并把字或图画以“反文”的形式进行渡稿。2.刻制的全过程及冲刀的使用。教学准备:1、教师技能准备、配套材料、配套工具、多媒体课件及印章成品和半成品等。2、学生知识准备和学具准备。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揭题:同学们,今年的8月8号我们的祖国有什么大喜事呀?(奥运会)那么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是怎样的呢?(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屏幕打开“北京奥运会会徽”)它借鉴了我国几千年的印章艺术,红色代表热情,印章代表着信用与承诺。印章是书法与镌刻相结合,通过1雕刻的技法来表现文字与图画美的艺术,是我国一项独特的融实用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艺术瑰宝,今天我们就学习印章这个主题,通过学习让我们领略它的艺术魅力。(屏幕出示课题:印章艺术)二、工具和材料(打开屏幕并出示下列物品的图片)篆刻刀印石印泥砂纸三、印文表现方式:(屏幕打开白文印、朱文印图片)同学们比较下面二幅作品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比较,说说各自的发现,然后教师小结)总结:1.刻去笔画的叫阴刻(也叫白文印)2.留下笔画、印边,刻去除此以外的所有空地,叫阳刻(也叫朱文印)四、印章雕刻执刀法:(屏幕上出示执笔式和握笔式图片)①执笔式1、执毛笔式(一般多采用此式从右向左刻,比较容易控制)2、执硬笔式②握笔式:刻较大的印章,刀杆向外斜,由上向下运刀。(教师要求学生拿起篆刻刀按图片的示例进行模仿各种执刀法,为下面内容打下基础)五、运刀法(逐一播放各种刀法的演示录象,学生看后发言小结,然后教师总结)冲刀法:刀刃角入石,刀杆与印面成30°角,沿着要刻的线条冲刻。切刀法:先以右刀角入石,刀杆与印面约成65°角,自上而下一气向下切,注意刀刀相连。六.分步讲授印章的制作过程(屏幕出示刻印章的四大流程)检字起稿——磨石渡稿——雕刻印面——钤印修整(对以上各个流程逐一进行播放,然后要求学生在看完每一个流程后讲讲自己的感悟,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有针对性突破重点、难点,对特别重要的地方加以实物演示,这样学生就能深入理解并加以重视。)检字起稿:确定印文布局范围,注意章法,字的线条粗细要搭配得当,多画几稿进行比较筛选并修改,然后改写好印章的反文磨石渡稿:磨石时把印石竖正把稳,用力均匀,要不断地转换方向磨,渡稿时要把印章的反文渡过去,渡好后可以把不清晰的字在印面上再写一遍。(讲到这一步骤时,可以把准备的正字和反字给学生观察、比较加深印象,让他们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这也2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雕刻印面:落刀时要审时度势,做到心中有数,要稳、准、狠。要爽快无碍,要进退有节。刻阳文时宁可不足,不可过头,要用双刀。阴文可用双刀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