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检察队伍素质的思考检察机关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它肩负着打击敌人,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重要使命。如何正确履行检察职能、实现公正执法,并解决自身的腐败问题。建设高素质的检察队伍应是关键,它已成为检察机关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之一。在我们检察队伍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勤勤恳恳、清正廉明,努力履行检察职责,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队伍的文化、业务素质问题。虽然近几年,在检察机关努力下,检察队伍的文化、业务素质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检察队伍文化专业结构不合理,高学历法律科班人才欠缺仍是突出问题,有些干警业务素质偏低,直接影响了检察诉讼环节的质量,影响了法律监督的力度。二是队伍职业道德素质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干警敬业爱岗精神不够,工作不够主动,办事拖拉,效率不高。另一方面群众观念淡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淡薄,极少数干警经不住考验,理想信念动摇,特权思想严重,出现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不公、违法办案的现象。出现以上问题,既有人事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现实工作不足的因素,有社会大环境的客观诱因,也有主观价值取向发生变异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检察官的录用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检察机关上下级之间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但在实践中,这一规定并未得到落实,现实中上级检察机关对下级检察机关在业务上是一种指导关系,在干部人事上与地方是一种“协管”关系,从而使得一些不符合条件或素质不高的人员涌进检察院,大大降低了检察机关人员的素质。其二,《检察官法》颁布施行后,一些地方对《检察官法》规定的检察官必须具备的崐基本条件和选任办法没有全面,真正实施,这就使检察机关在进人上难以把住人员素质和条件这一基第1页共4页础关。二、培训教育的缺陷制约了现有人员素质的提高。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培训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只强调办班的数量而不重视培训后的教育质量评估和对学员的考核鉴定,大多数检察院未建立干部培训档案,干部培训和考核的情况不能如实记载在本人的档案内,培训和干部使用脱节的现象较为普遍,使得培训的效力不强,流于形式,考试制度不健全,此外,还存在教育经费得不到充分保障,教育培训投入不足现象。三、执法环境不佳对检察人员职业道德产生负面影响。在现实的执法活动中,往往伴随着一个案件侦查的开始,是纷至沓来的上下左右拉关系、讲人情,这对办案人员既是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更是一种严重的腐蚀。此外,在市(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等价交换的趋利原则使意志薄弱的检察办案人员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异,所谓“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就是这些人的真实写照。建设高素质检察队伍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战略,针对产生的问题及原因,笔者认为要确保队伍建设科学有效地进行,最主要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首先,严把关口,确保进人质量。一是要切实落实我国宪法关于检察机关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规定,在检察机关的组织体制、人事体制、财政体制方面与地方脱离,实现上下“一体化”。这样,从根本上杜绝低素质人员涌进检察院。二是要依据《检察官法》和上级有关规定精神,坚持凡进必考,择优录用的原则,对通过分配、招聘、调动、选拔等途径进院的人员严格把关,杜绝了进人上的各种不正之风,保证检察队伍素质。其次,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促使优秀检察官脱颖而出,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检察队伍提供机制保障。一是实行中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和一般干警双向选择。中层领导干部是检察院的中坚力量,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也是检察院各项业务的带头人,对于这些岗位,尤其是业务部门,实行竞争上岗,优中选优,有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一般干警的双向选择,使检察系第2页共4页统内部人员不断交流,充分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以主诉、主办检察官为主体构建新型的检察官队伍。多年来,检察机关业务管理方式是典型的行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