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制教材第十册第11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大庆市直机关一小学于长影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掌握“商议、都督、甘受惩罚、大雾漫天、饮酒取乐、神机妙算”等词语。2.能力目标:小组合作探究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胸怀、有胆略,更重要的是有创新精神。3、德育目标:感悟祖国灿烂文化的民族底蕴,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创新意识,克服嫉妒心理。。空白点:多角度理解“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创新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从四面八方品词析句、悟道动情,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德育点:从古典故事中,体会民族文化之美。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2、提前布置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教学过程:课前诵读词:<三国演义>(卷首词)罗贯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事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一、教学引入:刚才,同学们背诵了<三国演义>的卷首词。这一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板书:草船借箭师:上学期我们读过三国,你知道三国的哪些知识?1、三国是东吴、西蜀、北魏。2、东吴由孙权统治。西蜀由刘备统治。魏国原来是曹操保着汉献帝,后来曹丕篡位,他当了魏国的皇帝。3、诸葛亮是西蜀刘备的军师。也是丞相,好像现在的国务院总理。4、周瑜他是东吴的都督,统帅三军的元帅。相当于现代的总司令或国防部长什么的。师:那么谁还了解《草船借箭》的背景?简介背景:东汉末年,即1700多年前,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师:也就是在赤壁之战之前发生的。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读了课文你又知道了什么?哪句话中哪个词最能概括诸葛亮的特点?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板书:神机妙算)2、“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式,决定策略。二、重点理解“神机妙算”。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研究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1、出示自学提示:请你们小组仔细研究,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会他“神”哪里,“妙”在何处?2、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研读呢?(1)、可以感情朗读的方法。(2)、可以联系上下文用心体会。(3)、也可以抓重点词句的方法。(4)、还可以用实物演示的方法。3、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三、集体交流:1、师: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师:这场雾有多大?你能不能通过读让我们感受到?)(师:这场大雾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你怎么知道是他算准了的?再联系上文的句子进一步体会:第一天……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三天前算准了会有大雾,说明诸葛亮懂天文。(板书:懂天文)师过渡:好一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他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准了会有这场大雾的。引导学生读周瑜的一声叹息:“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2、继续汇报: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1)、汇报周瑜: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理解: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已经看透了周瑜想加害他,对周瑜的险恶用心了然于胸。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一大局为重,从容镇静,胸有成竹。2)、汇报鲁肃: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诸葛亮算好了鲁肃忠厚守信,也算好了周瑜聪明过人。3)、汇报曹操: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诸葛亮早已料到曹操谨慎多疑、不会轻易出兵。4、怎样能读出曹操谨慎多疑、诸葛亮胸有成竹、鲁肃忠厚老实。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的7、8自然段。5、《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