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案例最优方案征集大赛参赛时间:3月28日——4月22日(注明参赛)活动内容:在BBS及校园各大媒体提出现实中企业出现的管理学问题,网上征集解决方案。并最终由专家评定出最优方案,依然在网上发布,供大家共同研讨。参赛规则:参加的人可以选择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案参选,参加者可以只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案进行讨论,只要将你对案例的观点,和认为可行的最优方案通过我们公布的邮箱发给我们。就可以参加我们最终的评选。评选结果将于4月28日于BBS及各大校园媒体同时公布。奖励措施:按照专家评定的最终结果,我们将在两个案例征集到的解决方案中分别选取最优方案,进行奖励。最终解释权归管理学院学生会所有。案例节选自《哈佛商业评论》附表:企业案例征集题目:1:出走的高管回来了:因为不满公司组织架构调整后对其职位的安排,仁通公司的元老田鹤农不辞而别,而且一别就是23天。现在,他又回来了。面对这样的情形,初来乍到的人力资源总监该怎么办?韩欣馨(人力资源及组织发展总监)田鹤农回来了!整整23天,他没再公司露过面。23天前,他冲进我的办公室痛斥我一顿之后,就从人间蒸发了。打他家里电话,是他太太冷冰冰的声音:“我不知道我们老田去哪儿了!”打他手机,声音倒是无比温柔,可那是中国移动秘书台的小姐。一个前人公司的高层主管,就那么一声招呼不打,消失了23天,现在没事儿人似的又坐在办公室里。而且,他的腰板挺得倍儿直。因为是总裁傅俊恒同意他回来的。既然如此,他傅俊恒当初费那个劲把我挖到仁通物流来做什么?7个月前,在傅俊恒三番五次的游说下,我离开了服务4年的西班牙北极星航运公司,来到仁通——一个千人规模的公司——担任人力资源与组织发展总监。那时,傅俊恒正积极筹划着从传统物流向综合物流转型。傅俊恒让我帮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新的发展战略重新设计组织架构,然后制定一套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职责管理、薪资体系以及绩效系统,为的是能吸引、激励和发展人才。7个月来,我跑遍了公司各基层单位,找主管谈,找员工谈,细致了解企业原先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内涵。不了解倒罢了,一了解才发现,仁通原先哪有什么组织结构阿?整个一团乱麻。N多个层级,N多个职位,部门职责有很多重叠,有时一个proposal需要四五个人签字。经理们的管理幅度也十分狭窄,有的一个下属也没有就可以做经理——整个以光杆司令。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考核手段,公司里人浮于事的现象相当严重。就说田鹤农吧,他是公司四大元老之一,头衔是副总裁,业务以外的事他都可以管。但我了解到,实际上他根本顾不过来,所以傅俊恒又为他配了三个助力和一个商务秘书。照这样搞下去,仁通甭说发展,想维持现状都难。我把自己发现的问题跟傅总说了,也谈了谈解决思路:既然是乱麻,就改用快刀斩。我本以为他会犹豫,没想到他伟大领袖似的大手一挥说:“我支持你!你就大胆地去干吧!”这话谁听了能不热血沸腾?尤其像我这种人——我之所以离开北极星,不是因为它不好,北极星是全球航运业Top3的公司,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我做过的公司中最完善的,完善的就像一台顺利运转的机器。在这样的公司,个人再有能力都只能是整台机器中的一个小零件。而我,需要挑战。仁通给了我足够的挑战,我也加班加点地干。终于,20多天前我拿出了方案,交给高管们讨论。新的组织架构有很大变动,为了适应战略转型的需求,组织重心向综合物流方向倾斜,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较高的人都被安排在了关键位置,而一部分知识陈旧、技能也跟不上的老员工则被分流到次要、不许开拓精神但需要较强责任心得部门。辛丑自然也根据岗位重要性、人员能力和业绩考核指标作了相应调整。另外,有些元老退居二线,有些人的权利被削弱了,这其中就包括田鹤农。那天散会后,田鹤农先进了傅总的办公室——不用猜,肯定是狠命地奏了我一本。接着,他冲进我的办公室,操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狂扁了我一通,说已经认忍了我很久了,还说我挑拨他和老板多年的兄弟情分。瞧他那怨气劲儿,仿佛跟我结下了多深的阶级仇民族恨,摔门走之前还咬牙切齿地留给我一句:“人事部不干人事!”他田鹤农也太不可一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