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建设纲要一、总则(一)课程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体内容和基础环节,课程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建设带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推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和教学文件建设。(二)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内容,是实施培养方案的重要保证。课程建设要以基础课和主干课为重点,重视系列课程的建设,改革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实现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三)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思想,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四)课程建设要坚持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推进素质教育的原则。(五)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根据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作用,结合学科的发展,加强教学队伍、教学基本条件和教学文件等方面的建设,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实现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素质养成为目标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二、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一)教学队伍1、围绕课程建设要求逐步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教学作风和教学效果良好、能积极承担教学任务、相对稳定的教学队伍。2、课程建设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课程负责人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热爱教学工作,对教学内容、体系、方法和手段有改革意识和改革思路。3、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必须承担主讲教学任务。首次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要配备教学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指导,严格实行学校关于主讲教师资格的规定。4、提倡任课教师积极承担科研课题(含教改课题),发表科研或教研论文,通过科研实践推动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创新。(二)教学文件1、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是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教学、编订教材的指导性文件,是学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每门课程必须有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应准确界定与前后课程的衔接分工,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有利于实施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教育。大纲编写要规范。2、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应优先使用最新出版(包括修订再版)的国家、省级优秀教材或规划教材、同行公认的优秀教材和国外先进、适用的原版教材。有条件的要编写有特色的教材、教学参考书或其它辅助教学资料。3、教学档案:科学合理地制订教学大纲、编排教学日历,认真设计既反映教学内容又体现教学过程组织的教案、课件和教学指导书,建立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课程试题库(试卷库),规范学生成绩、试卷分析,积累教学参考资料,总结课程教学情况。建立规范的教学文件和教学档案检查、归档制度。(三)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1、要构建和组织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育规律、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反映学科发展趋势和新技术、适应专业知识结构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2、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包括考试方法),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3、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做到直观、生动、信息量大、效果好,扩大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应用面,提高应用和研制水平。4、积极推进双语教学,逐步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比例和水平。(四)实践教学环节1、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更新实践教学手段,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2、编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大纲、讲义和指导书。3、实验项目除必要的传统内容外,要创造条件开设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实验。4、重视实践教学与科研、生产、社会实际的结合,重视课内外实践教学的结合。5、要规范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行为,使之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6、构建科学的考核体系,加强实践环节的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五)教学研究活动1、针对备课、讲授、作业、实践环节指导、教学检查、考试命题、考试分析等方面的问题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通过教学观摩、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