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初中物理已经学习过。仔细研究会发现,初中讲这部分知识时只是通过简单的现象和数据让学生认识分子的“微小”和数量的“巨大”。高中物理则细化了这部分内容,讲分子数量的“巨大”时引入阿伏伽德罗常数来估算,讲分子的“微小”时通过油膜法来估测分子的大小。注重探究过程,对学生观察、操作、分析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基于上述原因,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老师在课堂中只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通过自主探究不仅能使学生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展观察、操作、分析能力。二、学情分析因为高一化学已经接触过阿伏伽德罗常数,所以本课中估测分子数量对学生而言并非难事。但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对学生来说绝对是一道坎。学生首先要在头脑中建立分子模型;然后从测小钢珠直径中获得启发,得出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原理;最后是实验操作。实验操作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本实验看似简单,但一个小细节失误就可能导致实验失败。如粉的厚度,如何滴油酸等等。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数值和单位;(3)理解油膜法测分子大小的原理,并能利用其估测分子大小;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提升学生的操作、观察和分析能力;(2)领略放大法、转换法、建立理想模型等物理方法在本课中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实验的操作,感受探究过程的艰辛与喜悦,使学生树立认真、严谨、实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小组讨论及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四、教学重点1.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估测分子数量;2.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五、教学难点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六、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实验探究七、教学流程设计本节课教学流程:主要方法和手段)(知识主线)素质培养)展示四幅物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d观察、分析体图片・F归纳能力借助阿伏伽德罗常数估算分子数量八、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量筒、烧杯、小钢珠、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装置等。九、教学过程(一)引入老师陈述:各位同学,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选修3-3模块的学习。请同学们看四幅照片。情境展示1:PPT展示四副照片,分别是食盐、石英石、金块、水珠。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想想看从化学角度,这些物体是由什么组成的?学生回答:离子、原子、金属原子、分子教师总结:组成物体的微粒可以是离子、原子和分子。但物理中只研究它们的运动规律,不考虑化学变化中所起的作用,所以本模块把它们统称为分子。(此时写标题: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并在“由”和“分”之间空两格)实验设计能力和物理思想方解决问题能(二)新课教学1.估算分子的数目——阿伏伽德罗常数情境展示2:将事先倒在瓶盖中的纯净水,一饮而尽。教师提问:若仅提供量筒,同学们能否估算出刚才一口喝掉了多少水分子?PV学生回答:……可以先测出体积V然后根据N=?N计算MA老师提问:式中的NA指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回答:NA是阿伏伽德罗常数,它指的是l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老师总结:lmol物质所含的粒子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通常取N=6.02X1023mol-i,粗略计算时取N=6.0X1023mol-iAA老师陈述:有了阿伏伽德罗常数后,我们还需要测出水的体积。刚才我已将杯中的水位做了标记,现在倒入相同量的水用量筒测出其体积。()老师陈述:现在就请同学们来估测一下水分子的数量。(并请学生回答估测的数量)老师提问:假如全世界70亿人不分男女老少都来数这些分子(估算的结果),每人每秒数1个,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数完?(已知一年是3.2X107S)老师总结:刚才估测的分子数量是个“庞大”的数字,可见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将标题补充完整,并在投影上呈现这节课的标题)。老师提问:如此小的体积含有如此多的分子,也间接地说明分子是极其微小的。那能否测量分子的大小呢?2.估测分子的大小——油膜法对水没有亲和力而要冒出水面。(用球体来表示油酸分子,红色表示对水有很强的亲和水面足够水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