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一、幼儿文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是为满足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审美需要而创作或者改编的文学。年龄特点:1.刚刚掌握语言,词汇还不丰富;2.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只能根据事物的具体形象产生基本初浅的分析、综合3.对艺术形象与现实易于形成对应关系,理解形象的本质和规律却很难;4.认识世界和理解事物的表现性特点突出(一)幼儿文学是幼儿园整合课程、实现诸多教育目标的平台幼儿园整合课程的具体内容是以核心经验为单元网络的方式来构建的,它把核心经验、五大教育领域、八大智能领域、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活动从内到外立体地呈现出来。“活动需要中介因素,通过符号来帮助幼儿提升和巩固学习经验。在维果斯基的儿童理论中,符号是不可缺少的中介因素,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里所说的符号包括了语言、图像、身体动作、音乐等各种不同形式的符号,但是语言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符号”(二)幼儿文学作品是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优质的早期教育要给孩子清晰的社会文化定义,在帮助他们认识不同的社会文化的存在的同时,还要给他们关于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的特定性的认识。“我希望他们记住故事,觉得这个故事很美,在情感上打动他们,这是我很看重的。第二个是从作品中学习一点语言,要培养孩子们对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我希望孩子们喜欢祖国语言,喜欢自己的母语,能够培养一种语感:知道汉语可以这样奇妙,我也应该说得这样奇妙,然后慢慢领悟,学会欣赏作品。”-----金波二、幼儿文学作为文学的本体地位幼儿文学是不是幼儿教育的工具?1.幼儿文学要依赖幼儿教育才能繁荣和发展2.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育依赖于幼儿文学三、学习幼儿文学的必要性(一)从培养孩子的角度看学习幼儿文学的必要性“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福禄贝尔)”“所有人都应当是教育者,至少所有母亲应当是教育者。教育不应在学校由教师开始,而应在家庭里由母亲开始。(斯宾塞)”对137位世界公认的古典作家和当代作家的传记和自传体作品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其中有这样一些结果令我们很感兴趣:从小学前开始阅读的28位作家中有5人在四岁,7人在五岁,2人在六岁,5人在上小学前,5人在幼年,2人在七岁,2人在七岁以后开始阅读。75位作家认为家庭教育在自己文学能力发展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32人幼年时有家庭成员(11位父母)给他们朗读作品,30人家里有丰富的藏书,14人的家长或家庭成员从事文学创作工作,11人的家长鼓励子女从事文学活动,6人的价值给子女讲故事(这个统计内有交叉情况)。作家受其他影响的情况是:受父亲影响的有44人,受母亲影响的有15人,受祖母影响的有9人,受保姆影响的有5人,受其他亲属影响的有9人。(二)从幼儿文学与幼儿教育的关系来看学习幼儿文学的重要性1第一章幼儿文学的基本原理第一节幼儿文学的概念一、幼儿文学的概念(一)幼儿文学与儿童文学1.儿童文学的概念上笙一郎在《儿童文学引论》中说:“无论是在欧洲各国,还是在日本,儿童文学的历史都不能说不长,然而,对于什么是儿童文学这样一个问题,却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两种代表性界定:(1)上笙一郎的界定“所谓儿童文学,是以通过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将儿童培育引导成为健全的社会一员为最终目的,是成年人适应儿童读者的发育阶段而创造的文学。”(2)王泉根的界定“儿童文学是成年人为适应3到17岁的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而创造的文学,是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文学的集合体。少年儿童年龄特征的差异性及其对文学的不同要求决定并制约着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各自具有的本质特征与思想、艺术上的要求,这三个层次的文学都以其作品的文学价值——认识、教育、审美、娱乐等作用,将少年儿童培育引导成为灵肉健全的社会一员为最终目的。”历史上还出现过种种不同的说法。儿童本位论;儿童文学是专指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应包括这么几层含...